你好,欢迎来到男人窝时尚网精彩专题

广电总局发布的限童令可能会影响到哪些节目

  

限童令是什么意思

 

  限童令是什么意思?日前,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将从节目数量、节目内容、播出时间等方面对真人秀节目进行引导调控,原则上不允许再制作播出明星子女参与的真人秀节目。继新广告法规定“未满10岁小童星不得做‘代言’”后,这一新规定被称为又一“限童令”。限童令可能会影响到哪些节目呢?

  

限童令都限制了什么

限童令都限制了什么

  1、严格控制未成年参与的真人秀节目。

  2、不得借真人秀炒作、包装明星子女。

  3、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报道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装、造星、一夜成名。

  此外,涉及到针对未成年人参加的节目和明星子女参与的节目的调控细则:

  1、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的真人秀节目的总量。

  2、加强对未成年人参与的节目审查和把关。(上星频道各时段播出的此类节目要提前向总局备案并报送样片,总局审查过后,内容健康有益、无明星子女的节目一般可在8:00—19:00时段作为少儿节目播出,不能在黄金时段甚至次黄金时段播出。)

  3、明星子女(包含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参与的真人秀节目原则上不允许播出,以后也要不制作、不播出。对于已播出的此类名牌节目要进行升级改造,考虑素人参加。

  4、审查把关关口前移,不要等制作完成后再进行审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广电总局为何发布限童令

广电总局为何发布限童令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下发通知,将从节目数量、节目内容、播出时间等方面对真人秀节目进行引导调控。《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也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报道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装造“星”、一夜成名。

  江苏卫视的春推会曝光了下半年的综艺节目,其邀请星二代与父母一起加盟的《加油小当家》不见了,而综艺名单里更是完全没有了“星二代”甚至“素人童星”的任何影子。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卫视制作节目会按照广电总局的政策精神要求进行,没有了“星二代”对整体节目的优质毫无影响。而早在上个月,湖南卫视便主动撤掉了《爸爸去哪儿》的制作计划,凭借《爸爸去哪儿》成名的电视制作人谢涤葵恰好也从湖南卫视跳槽,正在制作另一档新节目。

  据统计,2015年,全国卫视频道有100余档综艺节目播出,其广告市场份额也超过百亿元,其中不乏一些儿童真人秀节目。同年7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避免过度明星化,摒弃“靠明星博收视”的错误认识,不能把节目变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场所;并提出,真人秀节目应注意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尽量减少未成年人参与。

  前几天读一条娱乐新闻,说某台某女明星,当初为了支持台里的某个真人秀节目,毫不犹豫地把女儿和老公都“贡献”出来了。读到这句差点把人的胃给倒翻过来。数钱数到手抽筋,还往脸上贴这么大把金。这种事如果没有超强的表演精神,一般人是做不出来的。

  曾经在某集真人秀节目中看到几个星娃,在实拍过程中被平民的孩子围观时的表情。平民的孩子看着同龄的星娃,恍若看着外星人。星娃们不以为然的表情,仿佛认定自己天生与围观的孩子不是来自一个世界。这种优越感,已经不是一个家庭的物质概念所造成的了,而是这些“星光灿烂”的家庭养成的、自以为区别于普通人的一种特殊“贵族”特质。而这些娱乐节目,就是要把这种特质放大并呈现在受众面前,并且通过这种反差,创造最大的收益。当然,这些娱乐节目的制作者,不忘在包装时给自己的脸上贴金,说这节目多么的正能量。这跟某星说“贡献”了老公和女儿的说法,都是同一个套路。

  明明为了“挣”能量,硬要说成正能量,娱乐之奇葩,莫过于此。某台说我这档真人秀,外景地拍到哪,就能带动哪儿的旅游经济,你说这不是正能量?偏偏不说迎合了受众追星心理的同时,带给普通民众家庭与孩子羡慕之余的心理黯然。在传播者眼中,文化的社会责任退居十万八千里,打头的就是娱乐效应,以及娱乐效应所带来的娱乐圈与普通人家之间,新一轮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更大差距。

  如果说明星是娱乐节目无法替代的基本载体,那么,把明星的孩子推上舞台,则是娱乐圈造富、炫富,向代际相传的方向延伸。不错,确有不少观众愿意看这样的节目,以示消遣茶余饭后的口水,满足窥探的心理,但是,这不是这个社会的主流受众,也不应是文化娱乐传播者“主攻”的方向。明星有钱不是错,把明星的有钱拿出来炫,把明星的孩子拿出来炫,却无异于对普通群体的一种挑逗。

  

限童令”不应只盯着限“童”

限童令”不应只盯着限“童

  乍一看“限童令”,似乎绝了小童星们的生财之路,但其实“限童令”的弦外之音,比单纯的“限童”更为重要。

  自从被泊来后,短短几年间,明星亲子秀火爆中国。《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爸爸请回答》、《老爸老妈看我的》等各种真人秀刷屏,明星带孩子上节目成为一种 “时尚”。通过节目,让家长们了解育儿经验,原本无可厚非,但泛滥,却让明星亲子秀变了“味”。

  最初《爸爸去哪儿》火起来,靠的并不是满足大众的窥私欲。节目总导演谢涤葵曾表示,节目是对如今生活中“父亲角色失位”的重新审视。既切中了社会热点,又符合传统文化需要,这才是节目成功的主要原因。

  但后来的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倾向于以满足人们对于明星家庭的好奇与窥探为卖点,甚至某些地方台刻意拼接出孩子“不和”的场面,引导舆论争端来提高收视率。

  而且随着真人秀节目的竞争越加残酷,拍摄方往往会一再突破底线。例如在节目中刻意追求节目效果,单方面放大矛盾,扭曲某些事实,刻化一些不真实的感情,表现出奢侈的生活作风等等。这些极容易给青少年儿童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其世界观的正确养成。而且“星二代”被曝光在聚光灯下,被过度娱乐消费,也不利于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

  这次“限童令”的出台,褒贬不一。忽视内涵、过于注重噱头的节目注定难以长久。

  比起“限童”,“限童令”传达出的反对为收视率无底线娱乐的态度,更为重要。一档节目,内容为王。它要有属于自己的内涵,传达给大众正能量的价值观,而不是弃其精华取其糟粕,依靠满足窥私与炒作吸引观众。

  “星二代”霸屏时代或将由此终结,但唯收视率是举的真人秀风气并未终结。因此,“限童令”中划出的真人秀栏目的“底线”能否终结这股风气,才是真正需要“盯”的。

  

限童令可能会影响到哪些节目

《爸爸去哪儿》

 

  《爸爸去哪儿》

  以《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明星真人秀节目播出后,一些地方卫视掀起了新一轮血拼——拼娃。因为星爸星妈的吸金效应,一批星娃横空出世。一些连说话都不利索的孩子,在父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诉求之下,被推到了聚光灯下赚大钱。有的小小年纪在观众的羡慕目光下,已经很会摆明星的谱,时不时地眼睛朝天看了。尽管天有多高都不知道。

  从《爸爸去哪儿》开始,国内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数量增多,越来越多的“星二代”在电视屏幕上一夜爆红,拍广告、做代言、出席商业活动……在名利双收的背后,有隐私曝光的尴尬,有被过度消费的苦恼,还有被资本“绑架”的无奈。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防止包装造“星”、一夜成名。“限童令”能否为未成年人撑起一把保护伞,让真人秀节目回归正常轨道?

相关阅读
广电总局整顿电视剧购播 不得过度炒作明星
金星专访:生活中依赖老公 尊重孩子力挺“限童令”

金星专访:生活中依赖老公 尊重孩子力挺“限童令”

最近一期的《极速前进》第三季有金星及其老公、刘翔、郭晶晶等人参加。在节目开始前,金星接受了专访,自曝借工作与老公团聚,生活中很依赖老公,怎么个依赖法,想必大家都想不到。

2016/04/28 10:08:38 金星 专访 限童令 老公 孩子
《爸爸去哪儿》停播:“限童令”不允许再制作明星亲子真人秀

《爸爸去哪儿》停播:“限童令”不允许再制作明星亲子真人秀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限童令”,不允许再制作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因此《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都停播了。赶紧来了解下具体详情吧!

《爸爸去哪儿》今年不再录制 广电总局传新“限娱令”

《爸爸去哪儿》今年不再录制 广电总局传新“限娱令”

《爸爸去哪儿》今年不再录制消息已经得到确认,今年的爸爸们哪也不去了。据悉,广电总局又将颁发新“限娱令”,今年严加控管未成年人上真人秀节目。

2016/02/26 11:24:37 爸爸去哪儿 录制 广电 限娱令
我要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