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中国点心盘点 精致小巧令人垂涎
最近,《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正在热播,而在24号播出的第六集《酥》当中,出现了很多奇妙的中国点心。为什么说它们奇妙呢?一起来看看这些中国点心都是怎么样的。
一、嵌字豆糖
嵌字豆糖
嵌字豆糖,是一种被称为“说文解字”的古徽州传统食品。豆味儿、芝麻味儿和微甜的糖味儿让人唇齿留香,每块糖中都藏着一个吉祥如意的汉字,糖中有字,字里含意,意间带甜。这就是传说中的“咬文嚼字”了吧!
嵌字豆糖的生产原料为麦芽糖、黄豆、黑芝麻,虽然原料简单,但工序繁复,现今已很少有人掌握该项手艺。2017年,嵌字豆塘制作技艺成功收录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马蹄糕
马蹄糕
马蹄也叫荸荠,是广东省、福建省福州及闽南地区的传统甜点小吃。马蹄糕有“马到功成、年年升高”的寓意。
咬上一口马蹄糕,清凉爽滑。制作完成的马蹄糕,无论是加热还是冰镇,口感味道依旧不变,这就是神奇之处!颜色呈茶黄,折而不断,爽滑弹牙,马蹄脆甜,这就是马蹄糕!
三、荷花酥
荷花酥
荷花酥真是一种美味与颜值并存的中国点心了,在盘子里一朵朵荷花的完美绽放!节目中介绍的荷花酥外形犹如一朵盛开的荷花,是由粉色和黄色两块面团包裹玫瑰豆沙至球状,在顶部划上米字后放入二至三层油温的锅中,适当时间后“荷花”就会在杯盘中绽放。
荷花酥属于“宴席”常用的花式中点,源自明清时期,后来被供为宫廷点心。酥皮点心是中式点心中的一大类,分明酥和暗酥。明酥从表面可以看到清晰的层次,暗酥则看不到,荷花酥就属于明酥的一种,吃起来脆酥香甜。荷花酥还曾名列满汉全席万寿宴的菜单。
四、龙井茶酥
龙井茶酥
龙井茶酥由小麦粉、花生、绿茶粉、白糖、植物油、食盐等优质原料制作而成,口味独特,老少皆宜,是一种历史悠久、休闲的小食品。
龙井茶酥是严小华11年前才研发出来的。受西湖新十景“龙井问茶”的启发,2007年,严师傅在吴山酥油饼的基础上,尝试加入龙井茶汁与龙井叶泥,使其变得更加杭州味道。在2007年杭州国际茶宴设计大赛中以及同年第八届中国(杭州)美食节“西湖第一宴”大赛中,这道“龙井茶酥”连续荣获了两项金奖。
后来,杭州很多餐馆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龙井茶酥”,大体差不多,但细节会略有不同。
五、贵妃饼
贵妃饼
贵妃饼,是始于盛唐的一款传统名点。相传是宫廷御厨专为唐玄宗爱妃杨玉环而作,故称“贵妃饼”。贵妃饼形如圆月,色泽乳白,顶部七颗朱点,平添一份娇俏。它面皮酥脆,入口即化,内馅是细腻的枣泥,一口下去拔丝拉粘。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加入手工现剥的酥脆核桃仁,甜而不腻的枣泥和清香的核桃仁在唇舌间碰撞,给味蕾带来美妙的享受,一口咬下去,尝到的不仅是甜美的枣泥和核桃,还有那个让我们念念不忘的盛唐。
六、面果
七、重阳糕
重阳糕
民间有谚语:十五的元宵,端午粽,中秋节的月饼,重阳节的糕…不同的节日里有着不同的点心。
对很多地方来说,重阳糕是重阳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重阳做糕,百事皆高”,软软糯糯的糕团,带着糯米特有的香味,是老人喜欢的点心,也蕴含对老人最诚挚的祝愿。
八、渔亭糕
渔亭糕
同样在古徽州,还流传一种极具特色的点心——渔亭糕,颜色似徽派建筑粉墙黛瓦,形肖徽州雕刻精彩纷呈,有人称其为“能吃的徽州石雕”,渔亭糕上不同的图案也有不同的寓意。
树叶的糕寓意落叶归根;和合二仙,寓意婚姻美满;暗八仙,寓意徽商做生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些奇妙的中国点心,真的看得小编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虽然有些糕点当敌人表示也并不熟悉,但是作为小编这个外地人来说,却是因为这些点心很想去当地玩,亲自去一一品尝它们呢!不知道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