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对于电影来说,是个好东西
- 编辑:xal577
本文作者:杜一无二
气球,对于电影来说,是个好东西!
有气球内容的电影肯定错不了,比如《飞屋环游记》。

名字里有气球的,就更不得了了。比如正在上映的国产电影《气球》,已经成为今年华语电影之光了。

还有正在上映的《热气球飞行家》。

其他诸如《白气球》《红气球》的,评分没有低于7分的。


而今天推荐的电影,名字也是如此直接——《气球》。

这部2018年的德国电影,讲述的是发生在1979年冷战时期,东德两个家庭乘坐DIY的热气球飞越柏林墙到西德,追寻自由的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让人意外的是,早在这件事发生后3年,也就是1982年,迪士尼就根据这件事拍出了电影《午夜大逃亡》。而德国却在近40年后才拍出来,属实有点后知后觉了。不过,查过资料后了解到,德国导演米夏埃尔赫尔比希是通过个人关系联系到了罗兰艾默里奇,又通过艾默里奇联系到了迪士尼,购买了高额版权后才得以拍摄。

跟迪士尼版本略有不同的是,《气球》在节奏把控上非常到位,紧张感贯穿始终。
影片引子就点明了穿越柏林墙逃往西德是很危险滴,不论你有多么顶级的配置,身手多么矫健,也很容易被爆头。这段很容易让人想起《国产凌凌漆》里监狱处决罪犯的情节。

而影片开头,主人公彼得一家就在大儿子成人礼上显得坐立不安,回家路上也是心神不宁。一是因为搭车的邻居是东德秘密警察,二是彼得心里有事儿。

原来,彼得与甘特两家早在两年前就计划着投奔西德,方法就是乘坐自己做的热气球。甘特负责缝制热气球的球壳,彼得负责焊制吊篮和装配燃烧设备。但是,就在万事俱备,北风也刮起来的时候,甘特因为担心吊篮无法承受两个家庭而退出了。

彼得夫妇决心已定,孤注一掷,带着两个孩子连夜执行计划,结果就在气球升空20多分钟后,因高空温度太低导致燃烧设备故障,气球坠落在柏林墙附近。
运气这东西,你不信真不行。
估计彼得也没看看老黄历,查查今天适不适宜出行。
只差几百米就到自由之地了!
所幸的是一家人并没有受伤,只好遗弃气球,偷偷跑回家,继续从前的生活。
然而,日子却再也回不去了。

夫妇两人吃惊地发现,妻子平时吃的药遗落在气球上,而气球的设备也到处是彼得的指纹。而这些都会把秘密警察斯塔西引来,后果就是夫妇两人被秘密处决,两个孩子沦为孤儿。
而此时,斯塔西们已经开始着手调查热气球事件的案犯了,查出彼得一家只是时间问题。

彼得想要以政治避难的方式通过美国大使馆帮忙引渡,于是一家人来到柏林,结果发现美国大使馆周围全是斯塔西的暗哨,尽管大儿子想办法将求救信塞进了美国人的包里,但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被逼无奈,彼得只得再次寻求跟甘特合作,重新做一个热气球,要在短短几周内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而斯塔西的调查越来越接近他们了,双方都在拼命抢时间。两家人是为了自由而拼,跑不掉两家人都玩完;斯塔西们是为了前途而拼,抓不到丢面子是小事,领导一生气就可以让他们回到解放前。

当然,结局当然是happy ending,虽然热气球再一次因为设备故障而坠落,但这次落在了巴伐利亚地界,两家人终于如愿以偿了。

整部影片120分钟,可以说是全程都在提心吊胆,导演把握节奏和观众心理非常到位。
从开始的孩子成人礼上,就已经把悬念抛了出来,从第一次热气球升空,紧张氛围始终笼罩全片。而秘密警察的介入,更增添了恐怖气氛。

彼得夫妇变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都知道一旦被查出来是什么结果。原本期待美国人能帮忙,可天不遂人愿,一家人还是像彼得噩梦中的情景,随时都有可能被带走。
彼得责备自己的无能和莽撞的情节,看得让人心碎。当父母的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追寻自由难道有错么?

影片后半程,彼得和甘特为了赶时间,不可避免地会暴露一些信息,而斯塔西们也一点点地收网,调查结果越来越接近目标。
最后的对决:一台缝纫机硬刚东德整个情报机构!

这期间,随便哪个环节出一点纰漏,都会影响结局。
幼儿园老师如果不善良,就会牵出甘特;邻居斯塔西女儿如果没感情,就会直接告诉爸爸真相;当地甲状腺病患者如果没多少,斯塔西早就按响了彼得家门铃。
直到最后气球落地,导演竟然还是在制造悬念。东德军人和猎犬大肆搜捕的森林,与气球着陆点的森林不断蒙太奇着。当巴伐利亚一词出现时,真的要替两家人喊一声哈利路亚。

然而,我们知道,这是幸运的两家人,而不幸的人却又太多太多。
据统计,从1961年建墙,到1989年拆除,东德人翻越柏林墙逃至西德,成功的有5043人,有239人死亡,260人受伤,6万多人被捕入狱。但个人认为受伤和死亡的人数绝对不止这些,感觉有1个成功者,背后就有10个牺牲者。

关于为什么往西边跑,这个不用多解释。
在电影中,彼得小儿子不理解父母为什么瞒着他,妈妈跟他说:东德有一位老婆婆问警察,她要找一个“原则”百货商店,警察说没有。老婆婆说肯定有一家,因为国务主席都说过,我们原则上什么都买得到。

小儿子笑了,可妈妈却说,被有心人听到这种笑话可不得了!

其实,对冷战时期东面的情况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窃听风暴》里也很好地反映了当时的状况。
通过几个片段来看看本片是怎么描述那个令人都想离开的环境的:
开学毕业典礼上学生宣誓要效忠国家,同时校长表示还会继续管教他们;

甘特没有办法上大学学物理,就是因为他父亲曾经试图逃往西德;

两名军人因为没有及时发现逃亡者而被整肃;

一家人来到柏林,在酒店和美国大使馆附近都发现有斯塔西在实施各种监视;

斯塔西竟然到幼儿园询问家庭情况;

各行各业的人都热衷于举报,买点布料都被列入嫌疑人。
所以,不难理解的是,就算两个家庭过着还算小康的日子,也不愿意多呆在这个国家一秒钟。
两家人在西德安定下来,直到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掉,尔后1990年10月3日,两德正式统一,无数的家庭才最终得以团聚。

最后,说一说德国重新统一这个话题。
二战后德国分裂是外力造成的,是东西方冷战的需要。很多人按照这个逻辑推理,德国统一也是因为冷战的结束,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德国统一的逻辑和之前的分裂不一样,当时分裂是必然,而统一可充满了偶然。
首先,在时间上,德国统一的时候冷战还没有结束,所以不是冷战结束造成了德国统一;
其次,外力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美、英、法、苏占领国没有一个国家赞成德国统一,甚至英、法和苏联都不想看到德国统一;

第三,德国统一实际上是西德吞并东德,而且时间之短,速度之快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为啥西德这么牛逼呢?
第一,冷战接近尾声,苏联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再控制包括东德在内的东欧国家了,这样就使得德国四十多年的分裂出现了第一次松动。
第二,虽然分裂这么久,但统一仍然是民心所向,大多数东德对西德的向往是挡不住的。《气球》就突出表现了这一点。

但是,统一也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前面说了,几个占领国不愿看到德国统一。
更为重要的是东德政府极其不愿统一,它心理明镜的,自己实力没法跟对面比,所谓统一就是被对面吞并。

当年东西的差距有多大呢?即便上世纪50、60年代,东德有过快速发展,还被赫鲁晓夫称为“社会主义的橱窗”,但后来就白扯了。到了统一前,东德的GDP只有西德的13%,科技水平落后20年,实际人均工资收入差了10倍。

那么西德是怎么着手推进统一的呢?
首先,不谈统一,谈民族感情。当时情况是,东德政府不让人跑到西德,但可以去其他东欧国家。到了1989年,东欧剧变,波兰、匈牙利等国家与西德的边界开放了,所以大批东德人转道这些国家而后跑到西德,高峰期一个月有8万人。
这时候,西德政府就出来喊话了,我们都是德国同胞啊,你们放心,我们提供方便,提供保护,我们还要求匈牙利这些国家提供帮助,一家人还说啥两家话啊!

等到东德政府对国内局势失去控制后,提出统一口号的机会就来了。起因就是柏林墙的倒塌,11月9日晚开放柏林墙,结果第二天柏林百姓自发地去拆除柏林墙,到第四天光是去西柏林的东德人就有50万!两边民众已经开始狂欢庆祝了,大众对统一的热情一起被点燃了。而东德政府根本控制不住,一个月后,连斯塔西办公楼都被群众捣毁。

这时,西德政府才快速打出统一大旗,开始真正发力,可以说把这个时机拿捏的非常好。
其次,在关键环节利用优势资源。西德提出统一想法后,对东德其它都好说,但有一项不能少,那就是东德必须搞西方式选举。东德政府面对汹涌澎湃的统一热情,没有办法只能答应。这个时候,关键的就在于在东德谁能当选。
当时,东德一个政党跟西德在统一政策上基本一致,但民调排名第二。选不上怎么办?这时西德就拿出自己的杀手锏——钱!西德总理科尔向东德选民保证,如果排名第二的那个政党在大选中获胜,那东德人不管存了多少存款,都可以用1:1的比例兑换成西德马克。要知道,当时的汇率,1西德马克能兑换4东德马克,这相当于西德直接给东德人民送了一大笔钱。

那结果呢,可想而知,那个西德支持的政党大胜。
第三,妥善平衡大国。之前说过,英法苏不希望德国统一,但是美国支持,但条件是统一后德国必须加入北约。西德很清楚得到美国支持是统一的大前提,所以美国的要求必须答应。苏联虽然有几十万驻军在东德,但西德通过一系列斡旋和美国的调节,也打破了外部制约。
最难的是法国,因为两国是世仇嘛,法国不想也不敢让德国太强大。于是,德国做出了一个重大让步:放弃西德马克。当年的西德马克可以说是最坚挺的货币,信用最好,很多国家都用它来当外汇储备。而现在使用的欧元是法国最开始提出来的,西德本来不同意,但在统一面前,西德让步了。西德总理科尔告诉法国总统密特朗,如果法国支持德国统一,那德国会放弃马克,支持用欧元。法国最后同意了。

这样,德国最终完成了统一。
您也许看累了,那就这样了。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上一篇
下一篇 >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
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
《说好不哭》是周杰伦与方文山的词曲作品,方文山走心的歌词让整首歌极度有爱情电影的氛围,这次邀请到阿信来对唱,让周氏情歌产生新火花!而MV由金奖导演陈奕仁执导,描述一对恋人在东京坠入爱河的故事。
-
吴亦凡恋情疑曝光
日前,有媒体拍到吴亦凡开车与女子一同回家疑似恋情曝光。当天,吴亦凡助理先将女子送到车上,随后吴亦凡带着渔夫帽口罩现身,与女子坐在车后座。一行人一同回到吴亦凡住所,在车库吴亦凡与该女子一路十指紧扣,在家中共度二人时光之后,吴亦凡匆匆离开继续工作行程。
-
肖战陈情令
由肖战和王一博主演的《陈情令》前段时间火的一塌糊涂,在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前,很多《魔道祖师》的粉丝都是十分拒绝的,觉得《陈情令》会和之前的《斗破苍穹》一样,是一部毁原著的剧。然而在真正播出之后却发现,这部电视剧改编的意外的好看,特别是主演肖战简直完美的还原了魏无羡这个角色。
-
具惠善爆料安宰贤有外遇
近日,韩国明星夫妻具惠善与安宰贤离婚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两人自从2016年结婚以来一直十分恩爱,是外界公认的模范夫妻,两个人的日常十分甜蜜,因此收获了不少来自外界的祝福。可是近日突然爆料称,安宰贤变心出轨,似乎已对婚姻失去了激情,有意离婚。今日,具惠善又爆料称安宰贤有外遇,但仍不想与安宰贤离婚。网友:为什么不能学宋慧乔,洒脱一点,不爱就学会放手。
-
2016戛纳国际电影节
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在5月11日到22日正式开始,最精彩的戛纳国际电影节莫过于红毯秀及众星云集的颁奖典礼。想要知道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颁奖盛况吗?男人窝小编这就大家带来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各种精彩瞬间,大家别走开!精彩继续。
-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2016年第6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即将来临,高大尚且国际范十足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又是群星争艳时刻了,那么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节红毯又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内容在等待着大家呢?红毯是最令人瞩目的时候,但是颁奖典礼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它是对演员导演的一个肯定,是不是很期待呢?
-
2015年台湾金曲奖
2015年台湾金曲奖将在6月27日开始,第26届台湾金曲奖入围名单已经公布,蔡依林凭借最新专辑《呸》势不可挡,一举拿下9项提名,紧随其后的就是7项提名的莫文蔚以及6项提名的徐佳莹,而周杰伦、张学友、张惠妹也纷纷拿到了三项提名。
-
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今年已经举行到第18届了!2015年上海国际暗影街将会在6月13日举行,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红毯由功力和章子怡作为领衔举行,安德烈-萨金塞夫任金爵奖评委,将会展映众多电影人的经典作品,还有创投平台的多个跨国合作项目值得期待。
-
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
近段时间,又是一年的艺考大日子,北电、中戏、上戏、浙传等艺术名校也是很快的成为了媒体的关注对象,不少年少成名的明星为了能够在在娱乐圈中更好的发展都会选择在这些明星名校中深造。而在最近崭露新角的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也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
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
文化影视行业的繁盛发展,使得不少人越来越注重起了文化影视作品的版权问题。而此前大热的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这部无论是口碑还是收视都爆红的佳作也是深陷抄袭风波。
-
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
面对网上传言有知名男星即将在情人节公布恋情的曝光,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胡歌超高的人气和适婚的年龄,使得网上一有关于男星的感情曝光,就会引得无数的目光关注。
-
周星驰走下神坛
今年的春节档虽然也是百花齐放,但慢慢的却变成了《流浪地球》一枝独秀。周星驰走下神坛,此前备受期待的由星爷执导的《喜剧之王2》在今年的春节档成绩也是未有预料中的好,甚至不少人认为星爷的电影是一年不如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