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激情的“民族主义元素”如何影响着中国功夫电影?
- 编辑:xal577
电影研究的专书偶尔会因抽象语汇过多而让读者退避三舍,不过,美国电影学者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的《香港电影王国:电影的艺术》(Planet Hong Kong : Popular Cinema and the Art)是个例外。
波德维尔与妻子克莉斯汀·汤普森(Kristin Thompson)合着的《世界电影发展史》与《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都是经典的电影入门教材。《香港电影王国:电影的艺术》大异其趣,喜爱香港电影的波德维尔像人类学家前进中国香港现场进行访谈,也亲历中国香港电影产业的所有细节。
更重要的是,这本作品以针对大众的流畅文字写成,因此2001年翻译出版之后引起相当大的回响。今年,中国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再次翻译出版增订版,与前版本相较,纳入这漫漫十多年来中国香港电影的变化,特别是香港电影前进中国大陆市场的状况。

「大中华古装巨制、政治正确的功夫片、在中国香港这国际化的大中华十字路口上演的城市动作片,都是后CEPA年代香港出现的主要选项」,就这样一句话,精准地点出2003年CEPA签订后迄今的香港电影变化。其中,香港功夫电影的变化是一个有趣的例子。
战后香港电影演绎出独特的功夫电影,大约半世纪之后开始进军中国大陆市场。《叶问》系列电影的第一部从2008年开始,第四部完结篇在去年年底上映、今年年初落幕。这漫漫的12年,面对中国市场剧情与角色设定不断调整,注入李小龙激情的民族主义元素成为票房关键。

▲《猛龙过江》(1972)剧照。
代表「中国人身体」的李小龙
香港功夫电影的历史当中,或可分为黄飞鸿与李小龙两大类型,前者代表中国香港的身体,后者则是象征中国的身体。然而,无论是黄飞鸿与李小龙类型,都与1920、1930年代中国电影与通俗小说的发展息息相关。
1920年代通俗小说家平江不肖生的两部作品《江湖奇侠传》与《近代侠义英雄传》问世之后,奠定武侠小说成为通俗文化的基础。《江湖奇侠传》更在1928年翻拍为电影《火烧红莲寺》,旋即引燃武侠电影热潮,光是《火烧红莲寺》系列三年间就拍了18集,各形各色的武侠电影也在此时大量冒出。《近代侠义英雄传》在1920年代虽然没有搬上大银幕,但却为40年后的李小龙电影埋下伏笔。
《近代侠义英雄传》的主角之一是天津师父霍元甲,小说的后半段,霍元甲因用力方法异于常人导致内伤,日本医生秋野为他长期治疗。秋野医生也是柔道高手,他引荐日本柔道选手与霍元甲较量,就在较量过程中,日本选手不顾霍元甲有伤在身全力相逼,霍元甲用力过猛吐血而死。霍元甲之死是否因为长期服用秋野医生的用药内伤加剧所致,小说结尾留下谜团。

▲《龙争虎斗》(1973)剧照。
1972年,李小龙的《精武门》在华人世界甚至全球掀起旋风。李小龙上身结实的肌肉、打斗时的嘶吼声、歇斯底里的表情以及打遍无敌手的双节棍,成为一代年轻人争相效仿的偶像。《精武门》正是接续平江不肖生《近代侠义英雄传》未完的谜团继续延伸。一代宗师霍元甲病逝,霍元甲最疼爱的弟子陈真(也就是李小龙饰演的角色)质疑师父死因不单纯,一路锲而不舍地追查,最终发现霍元甲因日本人下毒手而死。
电影中的高潮,莫过于霍门弟子于灵堂守丧之际,日本人送来「东亚病夫」的牌匾。面对羞辱,李小龙一人独闯日本武术馆踢馆,打得日本人落花流水,并在鼻青脸肿的日本人面前把「东亚病夫」的牌匾摧毁,临走前留下一句:「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这句话成为日后许多功夫电影的基本元素。
《精武门》可说是一种复仇性民族主义。电影中相似的一景则是李小龙到公园散步,但却被门口的印度警卫拦下,印度警卫手指门口「狗与X人不得进入」的告示。受到侮辱的李小龙,只有再以拳脚功夫找进出公园的日本人解气。
1970年初期,是李小龙的年代。他以《唐山大兄》(1971)打开武打电影之路后,《精武门》走向巅峰,《猛龙过江》(1972)、《龙争虎斗》(1973)继续李小龙传奇。然而,李小龙传奇在《死亡游戏》(1973)告终,这一年,他英年早逝,原因迄今众说纷纭。
李小龙是香港电影的传奇,但李小龙的电影内容却与香港没有太多关系。他总是扮演受欺负而后击垮对方的国人角色,一如《精武门》里1920年代上海的陈真、《唐山大兄》当中东南亚受雇的中国工人、《猛龙过江》里到意大利探亲的中国人。可以说,李小龙所代表的是中国人的身体。

▲左:《唐山大兄》(1971)海报;右:《死亡游戏》(1973)海报。
?奠定「功夫片」基础的黄飞鸿
黄飞鸿电影的出现,与有声电影问世有相当的关系。
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问世之后,各国电影接续进入有声电影阶段,在这个新时代里,开始出现电影公司依语言类别进行分众化市场经营的现象。1933年,在上海经营天一公司的邵醉翁,将目光瞄向广东、香港、东南亚华人的粤语市场。这一年,第一部粤语有声电影《白金龙》问世,这部电影脱胎自美国1926年的时装喜剧片《郡主与侍者》(The Grand Duchess and the Waiter),观众反应良好,还拍摄续集。
《白金龙》的成功,奠定粤语片的观众基础。1949年,胡鹏导演、关德兴主演的粤语功夫片《黄飞鸿传(上集):鞭风灭蠋》上映之后,引燃香港1950、1960年代的黄飞鸿高潮。1950、1960年代有将近80部以黄飞鸿为名的电影;如果加上1990年代的重拍,以黄飞鸿为名的电影超过100部,这是电影史中少见的纪录。在1949年的版本中,我们看到了黄飞鸿的基本形象——他会功夫与医术,如同地方意见领袖一般地调和鼎鼐、嫉恶如仇。
值得一提的有二,一是真实的黄飞鸿从未到过中国香港,随着黄飞鸿电影的不断出现却变成香港的象征,也随徐克1991年开始的黄飞鸿系列重新诠释,黄飞鸿从香港的象征再将之放置在中国近代史的架构中,与洋务运动甚至孙文产生关联。二是随着战后香港电影的发展,慢慢也形成武侠与功夫的区别,武侠是指古代装束的兵刃打斗样式;功夫则是近现代装束的拳脚打斗。以此定义来说,1949年《黄飞鸿传》的真拳实脚,已奠定功夫片的基础。

▲《黄飞鸿》(1991)剧照。
在黄飞鸿与李小龙之间摆荡的叶问
《叶问》系列电影于2008年登场之前,中国大陆于2002年进行电影改革,张艺谋的《英雄》一方面掀开中国大陆的大片时代,另一面也带动中国武侠电影风潮,从张艺谋、陈凯歌甚至连一向拍现代喜剧的冯小刚,也都有武侠作品。
2008年的《叶问》,是CEPA实施后较早一批的功夫电影。这一集是叶问前半生的故事,1930年代低调的叶问面临北方武师金山霸的挑战,被迫应战的叶问在获胜之后,使得咏春在佛山蔚为风潮。然而,佛山被日军统治之后,为谋家人生存,叶问由阔少沦为苦力。《叶问》当中最经典的画面,大抵就是叶问与日军比武时所说的:「我要打十个」!也因此,日军的武痴三浦军官,对他甚为欣赏并欲与之比武。三浦以空手道对决叶问的咏春,然而为保三浦获胜,日军设下埋伏,叶问因而受伤。在友人协助下,离开佛山是非之地,去了香港。
有趣的是,电影的最后一幕是幼时的李小龙登门求教,希望拜叶问为师,传承意味十足。在这一集里,多少有将黄飞鸿与李小龙类型相互搓揉的味道——前半部在佛山受人尊敬的叶问,就像1949年版的黄飞鸿;后半部叶问与日本军乃至军官的比武,就像李小龙以中国人的身体痛击日本人。
除了黄飞鸿与李小龙模式,更重要的是在CEPA的年代里,叶问前半生在佛山,后半辈子移居香港,叶问恰好是缝合中国大陆与香港的绝好元素,更何况他还有个主动拜师的徒弟李小龙,使得叶问足以串起某种功夫的正统系谱。

▲《叶问》(2008)剧照。
往「李小龙模式」靠拢的叶问
CEPA之后,香港电影开始大幅进军中国大陆市场,香港电影在中国大陆电影市场的比重,开始比香港电影市场重要。依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彭丽君在《黄昏未晚:后九七香港电影研究》一书的统计,2009年《窃听风云》、《大内密探零零狗》等电影的中国票房与香港票房甚至达到十一之比。香港市场开始失去重要性,这是1949年以来首次出现的状况。
这样的情况持续深化,也对合拍片的角色设定、故事情节产生一定影响,功夫电影倾向李小龙那种报复性民族主义的色彩更为清晰。李小龙报复性的民族主义虽是大银幕上的情节,但却与政治教育合拍。
中学生都熟知的童弟周的故事就是一例。童弟周1930年代到比利时留学时,西方人室友因他是中国人瞧不起他,童弟周与他打赌看谁先拿到博士学位,结果是童弟周获胜。事实上,这样的思维在大众文化中从未消失,特别在与美国相关的题材当中,从1992年畅销一时的自传《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到2013年的电影《中国合伙人》,这类思维暗藏其中。
赶超逻辑需要的就是一个看不起中国人的西方他者,以及克服困难超越西方他者的中国人。童弟周是生物学家,他用攻读博士的速度来比拼;李小龙是习武之人,他用拳头来较量。从2010年的《叶问2:宗师传奇》开始,电影里总有一个中国赶超逻辑所需的西方鸭霸他者。为了满足国人与西方人的对抗,甚至请来拳王泰森担任电影中的负面角色——地下拳击俱乐部的老板。

▲《叶问2》(2010)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叶问2》与《叶问3》(2015)都是以叶问的1950年代香港生活为背景,或许为了中国大陆市场,《叶问2》里的英国人都是欺侮香港人的角色。事实上,在后九七时代把港英时期复杂的英国记忆,简化为被欺侮的电影不在少数。
最有趣的是《叶问4:完结篇》(2019)。这一集的背景是1960年代的美国。叶问得知自己得癌,外加儿子叶正在学校经常打架惹事,心生将儿子送往美国读书的念头,于是自己亲往美国考察。美国大学入学需要中华总会的推荐信,中华总会会长万宗华不满叶问的徒弟李小龙将功夫传授洋人,甚至还写书介绍中国功夫。叶问支持李小龙的做法,推荐信因此不了了之。
而后万宗华之女在所就读高中被霸凌,霸凌者还透过父亲的权力打压唐人街。电影中的美国人就是极端的种族主者,国人则为了在异国生存忍气吞声,这与李小龙的《猛龙过江》有些类似,当然,最后是叶问出手相救,成为最后一分钟的英雄。

▲《叶问4:完结篇》(2019)剧照。
香港功夫片vs.中国大陆英雄片
叶问系列电影靠往李小龙模式也还有一个大背景,在中国崛起之后,中国英雄的形象大行其道,从《湄公河行动》、《战狼2》、《流浪地球》、《中国机长》等在我国都有亮丽的票房。在这样的脉络下,往李小龙模式靠拢的叶问,也以功夫英雄的姿态受到欢迎。
这20年来,香港电影到底还存不存在备受讨论,《叶问4》宣告终结,这也象征香港擅长的功夫电影类型告一段落。接下来,香港电影路在何方?大卫·波德维尔在《香港电影王国》的前言里提到,对照欧洲电影人慨叹没法吸引本土观众,香港电影却能够吸引本地观众。可见昔日的香港电影魅力在于通俗与大众,重新在本土里找寻活力,才是未来之路。
< 上一篇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
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
《说好不哭》是周杰伦与方文山的词曲作品,方文山走心的歌词让整首歌极度有爱情电影的氛围,这次邀请到阿信来对唱,让周氏情歌产生新火花!而MV由金奖导演陈奕仁执导,描述一对恋人在东京坠入爱河的故事。
-
吴亦凡恋情疑曝光
日前,有媒体拍到吴亦凡开车与女子一同回家疑似恋情曝光。当天,吴亦凡助理先将女子送到车上,随后吴亦凡带着渔夫帽口罩现身,与女子坐在车后座。一行人一同回到吴亦凡住所,在车库吴亦凡与该女子一路十指紧扣,在家中共度二人时光之后,吴亦凡匆匆离开继续工作行程。
-
肖战陈情令
由肖战和王一博主演的《陈情令》前段时间火的一塌糊涂,在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前,很多《魔道祖师》的粉丝都是十分拒绝的,觉得《陈情令》会和之前的《斗破苍穹》一样,是一部毁原著的剧。然而在真正播出之后却发现,这部电视剧改编的意外的好看,特别是主演肖战简直完美的还原了魏无羡这个角色。
-
具惠善爆料安宰贤有外遇
近日,韩国明星夫妻具惠善与安宰贤离婚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两人自从2016年结婚以来一直十分恩爱,是外界公认的模范夫妻,两个人的日常十分甜蜜,因此收获了不少来自外界的祝福。可是近日突然爆料称,安宰贤变心出轨,似乎已对婚姻失去了激情,有意离婚。今日,具惠善又爆料称安宰贤有外遇,但仍不想与安宰贤离婚。网友:为什么不能学宋慧乔,洒脱一点,不爱就学会放手。
-
2016戛纳国际电影节
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在5月11日到22日正式开始,最精彩的戛纳国际电影节莫过于红毯秀及众星云集的颁奖典礼。想要知道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颁奖盛况吗?男人窝小编这就大家带来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各种精彩瞬间,大家别走开!精彩继续。
-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2016年第6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即将来临,高大尚且国际范十足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又是群星争艳时刻了,那么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节红毯又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内容在等待着大家呢?红毯是最令人瞩目的时候,但是颁奖典礼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它是对演员导演的一个肯定,是不是很期待呢?
-
2015年台湾金曲奖
2015年台湾金曲奖将在6月27日开始,第26届台湾金曲奖入围名单已经公布,蔡依林凭借最新专辑《呸》势不可挡,一举拿下9项提名,紧随其后的就是7项提名的莫文蔚以及6项提名的徐佳莹,而周杰伦、张学友、张惠妹也纷纷拿到了三项提名。
-
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今年已经举行到第18届了!2015年上海国际暗影街将会在6月13日举行,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红毯由功力和章子怡作为领衔举行,安德烈-萨金塞夫任金爵奖评委,将会展映众多电影人的经典作品,还有创投平台的多个跨国合作项目值得期待。
-
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
近段时间,又是一年的艺考大日子,北电、中戏、上戏、浙传等艺术名校也是很快的成为了媒体的关注对象,不少年少成名的明星为了能够在在娱乐圈中更好的发展都会选择在这些明星名校中深造。而在最近崭露新角的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也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
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
文化影视行业的繁盛发展,使得不少人越来越注重起了文化影视作品的版权问题。而此前大热的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这部无论是口碑还是收视都爆红的佳作也是深陷抄袭风波。
-
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
面对网上传言有知名男星即将在情人节公布恋情的曝光,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胡歌超高的人气和适婚的年龄,使得网上一有关于男星的感情曝光,就会引得无数的目光关注。
-
周星驰走下神坛
今年的春节档虽然也是百花齐放,但慢慢的却变成了《流浪地球》一枝独秀。周星驰走下神坛,此前备受期待的由星爷执导的《喜剧之王2》在今年的春节档成绩也是未有预料中的好,甚至不少人认为星爷的电影是一年不如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