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男人窝时尚网精彩专题

看不懂诺兰怎么了?最烦秀智商的

头像
编辑:xal577
2020-09-09 12:52:27  来源于:男人窝

导演诺兰在拍摄现场为《信条》男主讲解。/豆瓣剧照

无论是最大限度勾起观众好奇心的特工剧情,还是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枪战、追车、炸飞机桥段,都只不过是点缀在《信条》这块蛋糕最顶端那一颗樱桃而已。

而在薄薄一层奶油掩护下的,分明是一块难啃、难嚼、更难咽的俄罗斯大列巴。

这两天,你很可能已经经历过这样的奇遇——

刷朋友圈时,有人发布颠倒错乱的文字;

走在路上,有人突然倒退着走路;

汽车后座的乘客,总想伸出腿去够一下方向盘;

就连平时只关心粮食与蔬菜的饮食男女,也开始频频提起“熵”“祖父悖论”“时间钳形运动”等冷门词汇……

当然,这种现象与“饭后倒着走,活到九十九”的养生理论毫无关系。

不用为此太过担心,他们大概率没疯也没被绑架,只是看了一部叫《信条》的电影并留下后遗症而已。

“信条后遗症”开始人传人了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是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所创作的一首诗,也是影片《星际穿越》中反复出现的一句名台词。

而对于因为这部神作而被导演诺兰“圈粉”的广大中国观众来说,此时最暖心的一句叮嘱,莫过于“不要毫无准备地走进《信条》的放映厅”。

诺兰最新的作品《信条》,究竟有多难懂?

细心的观众,光是从它字母完全对称,正着反着看都一样的英文片名“TENET”就能发现,这部新片,绝对不简单。

从故事脉络看,这部“史上最烧脑电影”的打开方式,跟常规的特工片并无二致:

无非就是“主角得到神秘任务—搭档并肩作战,奔赴世界各地执行任务—出现挫折甚至牺牲,团队内部产生不信任—最终击败反派BOSS,任务完成”这一套流程。

但实际上,无论是最大限度勾起观众好奇心的特工剧情,还是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枪战、追车、炸飞机桥段,都只不过是点缀在《信条》这块蛋糕最顶端那一颗樱桃而已。

决战中,爆炸-恢复-再次爆炸的大楼。

看到后面你会发现,藏在薄薄一层奶油下的,分明是一块难啃、难嚼、更难咽的俄罗斯大列巴。

比起一部电影,《信条》更像一篇物理学论文的影视化。澎湃新闻甚至在一篇影评中这样评价它的艰涩——“以后评选高智商烧脑电影,《信条》如果自居第二,也鲜少有电影敢自称第一。”

为什么会这样?

这种观影上的困难,很大程度上源自片中独特的“逆转时空”设定。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未来人发明的一种特殊装置,实现一种类似倒带的效果:车倒着开,人倒着走,一切都反向重演,时间也随之倒流。

通过旋转门可以进入逆向空间,实现局部的时间倒流。

电影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来几年前风靡一时的一首小诗的开头,一下子就有画面了——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的种子从远处飘回,变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凭借这样一个独特的设定,《信条》成功地让观众们患上了不同程度上的“后遗症”——

有人发表了中二感满满的“懂看没 条信完看刚”的观影感言;有人学起片中一米九几的女主伊丽莎白·德比齐,试着在后座上够方向盘;还有人意外get到了男二罗伯特·帕丁森的颜值与演技,开始重温他的成名作《暮光之城》……

一句话,“症遗后条信”已经开始人传人了。

人人看不懂的《信条》,是皇帝的新装吗?

9月4日,电影《信条》在国内上映。此后两天就迅速承包热搜,成为一个网络新梗。9月6日晚,《信条》内地票房突破2亿元。

但在上映伊始,与热衷玩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少有人敢于承认自己看得懂《信条》。况且,那些声称自己一次就看懂《信条》的人,很可能看懂的只是它的故事梗概而已。

这有点儿像你带着量角器去考试,并遭遇了一道求角度的几何题。你看着它有点像60°,量出来也确实是60°,于是你写下了这个答案,但有个事实你心知肚明——

你其实并不知道它为什么是60°。

片中的名台词,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观众的忠告。

《信条》的观影成本有多高?

在一份广泛流传的观影建议中,有影评人建议先自学“熵增”“熵减”“单电子宇宙”“祖父悖论”“曼哈顿计划”“莫斯科歌剧院挟持事件”等涉及到物理、历史、科幻的知识点,然后再开始看电影。

看一遍就完了?才不会这么简单。

贴心的电影博主们,早已为你准备好了时长50分钟起跳的混剪视频,2万字的深度解析,外加50个你一定会错过的细节,来帮助你复盘。

做完这些课后作业,就可以开始二刷、三刷了。

带着上帝视角再二刷乃至三刷,去发现诺兰电影中更多的细节,是当下备受推崇的观影方式。

如果第一遍没懂,二刷三刷也是不会有效果的,毕竟按照片中的设定,“过去不可改变”。

换句话说,没刷够三遍,你根本不好意思在《信条》的舆论场上开麦。

而以广州市区某电影院的2DIMAX厅为例,一张票价45元,三刷按照两人同去来算,花在电影票上的成本就逼近300元。再算算为此付出的时间与精力,难得有个能放松的周末,还要去电影院“做题”,怎么想都觉得有点虐。

这也就难怪《信条》上映没几天,诺兰就又多了一个“导演界葛军”的称号。

葛军:不敢当不敢当。/微博@语文指挥中心

尽管诺兰从未做出过此类承诺,但“诺兰出品,必属精品”的标签,早已深深烙印在国内观众的脑海里。

于是,当人们满怀着“《盗梦空间》精神续作”的期待走进电影院,却发现自己根本看不懂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这不是诺兰的问题,是我的问题”。

一则超过10万人点赞的段子,或许多多少少反映了观众的这种“双标”心态——

“别的电影没看懂:这什么垃圾电影,逻辑狗屁不通

诺兰电影没看懂:确实需要二刷”

被诺兰虐了千百遍,却依旧待他如初恋的观众们,也只能弱弱地感慨一句“或许,这就是诺兰吧”。

诺兰,一二线城市影迷的精神导师

不管怎么说,从《盗梦空间》到《星际穿越》再到《信条》,这些电影的火爆,或多或少也反映了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在中国市场上的号召力。

与为了筹备美剧《西部世界》而将《疑犯追踪》匆匆收尾从而被观众又爱又恨的弟弟乔纳森·诺兰相比,克里斯托弗·诺兰是幸运的,至少在中国市场,他几乎从未遭遇恶评。

最终季播出后,多了不少声称要“给小乔(乔纳森·诺兰)寄刀片”的观众。/《疑犯追踪》

甚至有句调侃说“如果诺兰能活到300岁,他自己就能拍出豆瓣top250”,来描述中国观众对诺兰的迷之喜爱。

而诺兰电影中所体现的缜密心思与个人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得起这份蜜汁崇拜。

《记忆碎片》的叙事结构,《盗梦空间》中不停转的陀螺,都是被影迷们津津乐道的“诺兰梗”。而《信条》中,也有细心影迷发现了诺兰藏在“拯救世界”这份宏大设定下的小巧思——

这部电影的主要元素,都来自庞贝古城遗址上的一块石碑。

从上到下分别是SATOR(大反派的姓),AREPO(造假画家名字),TENET(片名),OPERA(开幕地点),ROTAS(机场安保公司)/维基百科

然而,所谓的“诺兰现象”,很可能只是一二线城市一小部分影迷的狂欢。

有数据显示,从上映三天的票房来看,一二线城市贡献了73.1%的票房,相比之下,三四五线及以下城市的票房占比,仅仅26.9%。

对于三四线城市乃至更为广阔的下沉市场来说,海报上的“烧脑”不是卖点,而是门槛。这或许可以解释《信条》在票房上的后继乏力。

更何况,比起严丝合缝的物理推演,“全员工具人”的情节,还是让这部片子缺了点温度。别忘了,尽管诺兰的片子一直以“烧脑”著称,可真正俘获中国观众那颗真心的,还是潜藏在悬疑故事中的那份情感。

无论是《盗梦空间》中小李子对亡妻的愧疚,还是《星际穿越》中跨越时空的父女情,都是如此。

《星际穿越》重映票房过亿,是不少国内影迷心目中的白月光。/《星际穿越》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首小诗《你还在我身旁》,最打动人心的部分,其实藏在后半截——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他那么平凡,却那么懂诺兰”

《信条》上映将近一周,你可能还没看过这部电影,但已经在朋友圈刷到过一百个人发“看不懂”的观后感。

就连主演们也是如此。

男二罗伯特·帕丁森在采访中表达自己的迷茫。

有人看不懂,就有人特别懂。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提出著名的“治学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而对诺学家们来说,似乎也是如此。

《信条》热度的高企,也总是伴随着这些“一刷如何懵逼,二刷何等困惑,三刷终于顿悟”的观影感悟,当然了,前面两重境界都是为最后时刻的顿悟做铺垫。

从最开始的“大家都不懂”,到一部分人“开始懂了”,剩下的人叫苦不迭。

这面墙仿佛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又千疮百孔。

对于不少网友来说,比看不懂《信条》更让人恼火的,或许是来自身边人甚至陌生人围绕《信条》阐发的喋喋不休的讲解。

有人在社交网络上大胆吐槽,那种在朋友圈发表《信条》影评的人,都可以直接拉黑了,“感觉这些人充满自信的唾沫星子,都快冲出手机屏幕飞到我脸上了”。

这份自信也从线上蔓延到线下,受惠于各式影评的野蛮生长,影院里的懂哥又多了起来。他们仿佛突然能和诺兰公用脑电波,然后不遗余力地在影院给身边的女朋友讲解。

比起那些一言不合就拉着你深度解析一波的“懂哥”们,反而是坦坦荡荡承认自己中途睡着的小老弟更可爱。

说到底,看不懂《信条》不丢人,但不分场合地“秀智商”“秀优越”,是真的挺烦人。

?作者 | 陆一鸣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签:
相关阅读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热辣美图
热门视频
    大事件电影节盘点吧
    • 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

      《说好不哭》是周杰伦与方文山的词曲作品,方文山走心的歌词让整首歌极度有爱情电影的氛围,这次邀请到阿信来对唱,让周氏情歌产生新火花!而MV由金奖导演陈奕仁执导,描述一对恋人在东京坠入爱河的故事。

    • 吴亦凡恋情疑曝光

      日前,有媒体拍到吴亦凡开车与女子一同回家疑似恋情曝光。当天,吴亦凡助理先将女子送到车上,随后吴亦凡带着渔夫帽口罩现身,与女子坐在车后座。一行人一同回到吴亦凡住所,在车库吴亦凡与该女子一路十指紧扣,在家中共度二人时光之后,吴亦凡匆匆离开继续工作行程。

    • 肖战陈情令

      由肖战和王一博主演的《陈情令》前段时间火的一塌糊涂,在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前,很多《魔道祖师》的粉丝都是十分拒绝的,觉得《陈情令》会和之前的《斗破苍穹》一样,是一部毁原著的剧。然而在真正播出之后却发现,这部电视剧改编的意外的好看,特别是主演肖战简直完美的还原了魏无羡这个角色。

    • 具惠善爆料安宰贤有外遇

      近日,韩国明星夫妻具惠善与安宰贤离婚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两人自从2016年结婚以来一直十分恩爱,是外界公认的模范夫妻,两个人的日常十分甜蜜,因此收获了不少来自外界的祝福。可是近日突然爆料称,安宰贤变心出轨,似乎已对婚姻失去了激情,有意离婚。今日,具惠善又爆料称安宰贤有外遇,但仍不想与安宰贤离婚。网友:为什么不能学宋慧乔,洒脱一点,不爱就学会放手。

    • 2016戛纳国际电影节

      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在5月11日到22日正式开始,最精彩的戛纳国际电影节莫过于红毯秀及众星云集的颁奖典礼。想要知道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颁奖盛况吗?男人窝小编这就大家带来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各种精彩瞬间,大家别走开!精彩继续。

    •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2016年第6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即将来临,高大尚且国际范十足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又是群星争艳时刻了,那么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节红毯又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内容在等待着大家呢?红毯是最令人瞩目的时候,但是颁奖典礼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它是对演员导演的一个肯定,是不是很期待呢?

    • 2015年台湾金曲奖

      2015年台湾金曲奖将在6月27日开始,第26届台湾金曲奖入围名单已经公布,蔡依林凭借最新专辑《呸》势不可挡,一举拿下9项提名,紧随其后的就是7项提名的莫文蔚以及6项提名的徐佳莹,而周杰伦、张学友、张惠妹也纷纷拿到了三项提名。

    • 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今年已经举行到第18届了!2015年上海国际暗影街将会在6月13日举行,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红毯由功力和章子怡作为领衔举行,安德烈-萨金塞夫任金爵奖评委,将会展映众多电影人的经典作品,还有创投平台的多个跨国合作项目值得期待。

    • 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

      近段时间,又是一年的艺考大日子,北电、中戏、上戏、浙传等艺术名校也是很快的成为了媒体的关注对象,不少年少成名的明星为了能够在在娱乐圈中更好的发展都会选择在这些明星名校中深造。而在最近崭露新角的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也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 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

      文化影视行业的繁盛发展,使得不少人越来越注重起了文化影视作品的版权问题。而此前大热的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这部无论是口碑还是收视都爆红的佳作也是深陷抄袭风波。

    • 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

      面对网上传言有知名男星即将在情人节公布恋情的曝光,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胡歌超高的人气和适婚的年龄,使得网上一有关于男星的感情曝光,就会引得无数的目光关注。

    • 周星驰走下神坛

      今年的春节档虽然也是百花齐放,但慢慢的却变成了《流浪地球》一枝独秀。周星驰走下神坛,此前备受期待的由星爷执导的《喜剧之王2》在今年的春节档成绩也是未有预料中的好,甚至不少人认为星爷的电影是一年不如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