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男人窝时尚网精彩专题

戴锦华 只有当我们拍摄他者且忘却自我时,电影才有意义

头像
编辑:xal577
2020-08-18 03:52:10  来源于:男人窝

《悲惨世界》

《寄生虫》

主题:戴锦华讲电影——电影与现实

时间:2020年6月15日19:00

地点:当当网,北大博雅讲坛APP

嘉宾:戴锦华 学者,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

主持:周 彬 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

策划:北京大学出版社,当当网

国际电影节的参考价值和对它们的保留态度

主持人:戴老师,上半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大家都长时间地宅在家里,我想,您在宅家生活中,一定看过不少电影、读过不少书吧?

戴锦华:当然。开始的时候以为这是一个极端特殊的短暂时期,所以非常紧张地在安排恶补漏掉的重要电影并关注重要的电影现象,这当然也包括读书。没想到,疫情持续至今,我们面临恐怕是现代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全球停摆的状态。意识到以后被迫沉静下来,继续看电影,倒是有时间多思考一些问题。

主持人:有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时间范围也好,地域范围也好——您觉得哪些电影重要?

戴锦华:我自己的基本关注始终是广义的艺术电影和非西方国家电影。但电影其实是一个世界,所以必须有某种线索,有某些按图索骥的依据。于是我选了一个自己也觉得矛盾的参数——国际电影节。一方面我对国际电影节持保留或者质询的态度已经延续很久,但是另一方面如此众多的国际电影节,事实上会覆盖全年绝大多数重要的影片和重要的电影现象、重要的电影人,所以我更关注的是每年重要电影节的入围电影。

当然三大电影节一定是很吸引人的目标和参数,但是不只是它们,还有比如亚太电影节之于亚洲电影的重要意义,比如“圣丹斯”之于青年导演和先锋电影节的意义,甚至作为一个通往三大电影节的窄门的洛迦诺电影节。有的时候获奖片未必是最有趣、最有意义的影片,但是如果能够覆盖到每年各电影节主竞赛的入围影片,你至少拥有一个比较宽泛的视野。大概是这样的选片方式。

主持人:相信您也一定关注与电影相关的文化现象,比如今年2月27日《电影手册》编辑部集体辞职事件。

戴锦华:近年来关于电影没有太多好消息,近半年来关于世界也没有什么好消息。可是在这样一个坏消息不断地向你涌来的过程当中,《电影手册》编辑部的集体辞职事件对我构成了震惊,甚至是某种创痛。

《电影手册》在疫情的情况下编了最后一期杂志,他们在卷尾语中写道:“我们坚持电影的现实主义,而电影的现实主义是伟大的浪漫主义。”我非常非常喜欢那句话——“巴赞曾经说过千万次,电影是一种及物的艺术。只有当我们拍摄他者并且忘却自我的时候,电影才有意义。”

今天再听这句话的时候,有痛、有泪,我们通过屏幕、通过镜头,我们究竟是望向世界、望向他人,还是我们永远仅仅是回望——我们永远是那个内视镜头,永远在自拍?如果这样的话,至少在《电影手册》曾经带给我们的、曾经开启的世界电影艺术的伟大传统当中,它是对电影的玷污。

《电影手册》创造、总结、参与了这个伟大的传统的创造——以伟大的浪漫主义为旨归的现实主义,以爱为真正的精神动力,而且是关注了他人,望向他人。这个“他人”可以是相对于自我的他人,可以是相对于国族的他人。

那些没有“国际电影节相”的获奖片

戴锦华:如果去观察的话会发现,《电影手册》这种精神、这种传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说曾经连续两年引发众说纷纭的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他们先发给了《流浪的迪潘》,然后又发给了《我是布莱克》。而近年来它连续把金棕榈奖颁给《小偷家族》和《寄生虫》,这个争议就变得更加复杂和更加热烈。对前两部影片的质询在于,你们怎么又主题先行了?而这两部影片看上去没有什么原创性的、激进的、前卫的电影语言或者美学,看上去它们比较老旧。

主持人:好像它们应该得的不是金棕榈奖,而是评委会大奖?

戴锦华:我估计它得评委会大奖也会有争议,因为它们看上去太没有“国际电影节相”。我们会说有些电影一看就有“国际电影节相”,而它很没有。它看上去形式是传统的和透明的,看这部电影震动你的是电影所再现的社会问题。

坦率地说,当我看完《流浪的迪潘》以后也觉得,天啊,这是金棕榈奖得主吗?但让我印象非常非常深的是,几个月之后,巴黎暴恐袭击发生。这时,我突然对戛纳评委会肃然起敬,因为我觉得一方面他们表现了他们对欧洲内部的种族冲突议题的敏感。而另一方面我觉得他们再一次表现了一种态度,就是再一次置电影的社会责任、电影的社会功能于电影美学之上。

主持人:这也就是巴赞说的电影是“及物”的。

戴锦华:是。我刚才为什么说我会对《电影手册》事件感到痛,为什么它对我具有这样的象征意义,因为它同时标识了我对电影的爱和对电影的期待——一边是原创的、不断探索的、拒绝停止的美学追求,而另一边是一个不能自已的社会责任。这不是表演,这不是站队,这不是自我标签。这是因为你不能不如此,因为世界如此。

主持人:疫情期间观看的影片中间,有没有看到一些希望?

戴锦华:其实一以贯之的是,我持续关注肯·洛奇的作品。肯·洛奇是老斗士、老马,非常有意思的是,你看到他的坚持。当人们宣布这个不行了、那个不行了、大失败到来了、阶级论题无效了、世界性的批判都不再具有意义的时候,他仍然以那样饱满的情感和诚挚继续把他的目光朝向形形色色的小人物。而且那份共情,完全不是一个所谓人道主义的,而是将心比心的,一种极端朴素的——我只能说是——阶级情感。他这样的一以贯之的关注,使得他极大地不同于今天很多明确的关注底层、把镜头朝向底层的电影。当我们说关注底层、把我们的目光投向弱势群体的时候,已标明我们的位置是外在的……

主持人: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

戴锦华:你也不一定是站在更高的,但至少是“我”和“你”、“我们”和“他们”,也可能你很自觉地放低了自己的姿态,你甚至仰视所拍摄的对象。但是无论如何你可以感觉到那种异己感——哲学意义上的“他者”,不是刚才我们所说的望向他人的“他人”。而你会感到肯·洛奇真的在他们中间。

特别喜出望外的是《悲惨世界》

戴锦华:我刚才说更关注主竞赛的入围影片,非常好玩的是,每年大家都会有种种不平,就说为什么是它获奖,为什么不是那些影片获奖。但是在类似这样的感触当中,我自己特别喜出望外的是《悲惨世界》(2019年版)。之前以为是雨果那个《悲惨世界》,所以完全没有想去看。后来我偶然看到它的海报,知道这是一个当代故事。海报上是凯旋门,世界杯获胜时狂欢的人群、香榭丽舍大街的人流。后来我去看这部电影,可以说喜出望外,也可以说非常沉重。

对我来说,电影很好看。它确实不像一般的艺术电影,比如近年来的土耳其电影大师锡兰,他的作品真的好闷。他的作品我真的喜欢,但是我必须说好闷。所以我不会推荐给一般的观众看,而且我会对观众说:“你看睡着了,我十分理解。”但是我会再补充一句:“你没睡着的话,一定有收获。”

而《悲惨世界》完全不是这样一部影片,它当然没有好莱坞式的那种奇观或者戏剧性的场景,但事实上它也有着一个非常精致的电影叙事结构。故事开始的时候,我们进入的那个巴黎,包括俯拍中的那个巴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

主持人:巴黎93省的移民区吗?

戴锦华:巴黎93省,以阿拉伯、北非、西亚的法国新移民,可能也包含被政府接受的难民为主体的一个街区。如果你不告诉我那是巴黎,我会以为这是第三世界的某一个中心城市,它那种拥挤、摊贩市场,人的精神面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个街区当中我们没有看到有效的行政机构,那个号称行政长官的其实是某一个帮派的黑帮老大。好像孩子们也有学上,但是我们看到所有孩子都在街头,像街童一样在街头漫游。故事以一个特警的巡逻开始,以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电影当中素有传统的黑警的角色来串联。我们以为遭遇到的是极有戏剧性的杯水风波——同样为黑帮势力的马戏团的小狮子,被一个孩子以顽皮或恶作剧的方式偷走。马戏团丢了一个小狮子,但是它可能引发多个帮派之间的火拼或者械斗。

于是必须赶快找到小狮子,找到偷小狮子的孩子。由一点喜剧性的、一点杯水风波式的情境开始,同时它非常从容地插入另一个在穆斯林兄弟会的宗教气氛非常浓郁的街区里长大的孩子,他唯一一个放飞自我的方式是玩遥控直升机的拍摄。这样两个孩子的故事交错着,这个黑警又是个尽职的警察,他必须找回小狮子,以避免街区火拼或者械斗的发生。而这样一个场景到他追捕偷窃小狮子的孩子被孩子们围攻,橡皮子弹造成孩子的毁容,到这里,事件当然有所谓的悲剧因素,但是非洲裔的法国导演,非常准确或者非常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戏剧情境是,另一个孩子的遥控直升机拍到了这个场景。

电影每一个时刻都逼我去问去想

戴锦华:如果我们从这里引发开去可以讨论太多的问题——今天社会的结构,今天社会的中心、主流和边缘被放逐的人群,其实是跟你是否在监视镜头所覆盖的区域相关。被密集的监视镜头所覆盖的区域反而是主流人口,被驱逐到都市边缘、驱逐到社会边缘的人是在监视之外,那个地方不再布网,不再有监视空间。所以很有趣的是,39区是非监视空间,否则的话很容易,我们打开摄像头看看谁溜进了马戏团,谁偷走了小狮子,而这个警察只能用最古老的老侦探片的方式到处去问。在这样一个无监视的空间出现一个反监视的观看的眼睛。对这个警察来说,他们所有的暴行都无关紧要,但是被拍下来了就至关重要,于是这样一个电影特有的追逐场景因此展开,直到他们夺回存储卡,找回了小狮子。

我真的以为电影将完结,电影剧情在继续。我好奇,难道要发展出一个倒高潮吗?没想到真正的高潮是一场暴乱,而这场暴乱用文学的表达方法来说,这是全球化时代版的《蝇王》。戈尔丁的那部小说是说,如果我们把一群孩子投在一个荒岛上的话,不用太长时间他们就会给我们重新谱写一本人类文明史,一个关于暴力、野蛮和杀戮的历史。

而在这个故事当中并非如此,它是孩子对抗成人、街童对抗警察的一场暴乱和战争。我也非常喜欢导演最后没有给一个温情的大团圆式的结局,影片终止在相持的时刻。看到这儿的时候,一个是影片本身的观影经验对我来说非常酣畅,更重要的是,电影每一个时刻都逼我去问、逼我去想。

到这个电影结尾出现的时候,我第一个非常悲哀的想法是,曾经在中国上映,而且引起很多对艺术电影关注的朋友热议的《何以为家》,在那部电影当中,生活在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的孩子,他最美好的梦就是移民欧洲。《悲惨世界》中那些孩子的处境可能就是《何以为家》中的孩子梦想成真后的真实状态。

我第一次懂了,为什么ISIS那些狂热的宗教原教旨主义者中的绝大多数是欧洲公民,是欧洲不同国家的公民、欧盟的公民,为什么移民第二代返回去成为激进的宗教原教旨主义者,而且加入到这样一个以绝对暴力为特征的组织和行动当中。当然我虽懂了但并不认同。我真的觉得这部电影告诉我太多太多的信息,同时它是一部好看的电影。我才明白——当然它里面用了一个旁白说“39区是当年雨果写作《悲惨世界》的地方”,但是它其实告诉我们,我们那么相信《悲惨世界》已成为过去,是不是太过一厢情愿了,和我们太过关注我们自己的生活了,完全不知道在今天的世界、在欧洲、在巴黎许多地方发生着什么。

《寄生虫》斩获奥斯卡四项大奖是个奇观

主持人:我插一句,是不是在这部电影里面你也感受到观看肯·洛奇电影的那种共情性?

戴锦华:是,但是看它跟看肯·洛奇电影仍是不同的观影经验。因为肯·洛奇付出的是饱满的情感浓度,我很喜欢他的《天使的一份》,爱看电影的朋友可以推荐给大家看,这片子好快乐的——对这种街头小混混,对这些不良少年的呈现。肯·洛奇的剧情结构本身真的是,被他那种又是祖父式、又是朋友式的情感所助推,你不可能不认同角色。而在《悲惨世界》中,不同的是我们看到每种不同的团伙、不同的社群、不同的教派、不同的位置上的人们的逻辑,你可以体认到他们的逻辑。

主持人:体认到他们的诉求、他们的愤怒。

戴锦华:没那么多情感的投入,而是你能知道他们为什么是这样的,同时你也感觉到他们的别无选择。所以我觉得它在近年来类似的影片当中非常突出。我同意有些影评人的说法——为什么是《流浪的迪潘》,为什么不是《悲惨世界》?这才是一个应该用金棕榈或者金狮或者金熊给予鼓励的一部电影。当然我是一厢情愿,希望这些奖项能够有点广告作用,让好电影被更多人知道,被更多人看到。

主持人:说到金棕榈奖,今年的大奖授予韩国电影《寄生虫》,同时《寄生虫》也是今年奥斯卡奖最大赢家,金棕榈和奥斯卡授予同样一部影片,在您看来这有什么意味?

戴锦华:共享金棕榈和奥斯卡,这不是先例。但它的奇特是,对于金棕榈来说它太商业了,对于奥斯卡来说它太激进了。对于两个奖项都“水土不服”,却居然共享这两个奖项,这是一个有趣之处。

其实最有趣的是奥斯卡。这部影片一脸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相”,它赢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现在叫国际电影奖)一点都不奇怪。它再拿个比如编剧,甚至再拿个导演也不奇怪。当它同时拿了最佳影片、最佳外语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大满贯的时候,就令人“拍案惊奇”了。

我倒是觉得,川普的反应是正常反应,他说:“我们的奥斯卡怎么可能给一部外语片?我们的奖怎么可能给韩国片?”它不是一般的外语片,它是一个韩语片,它也是一个韩国片——主要韩国资本、韩国团队的电影。奉俊昊已经很国际化,他以前已经连续两部电影用国际资金、国际团队——《雪国列车》和《玉子》。而这一部他是返归韩国的影片,我们可以看一个简单的事实,奉俊昊领奖的时候讲韩文,说明他是“国际化”程度不够高的导演。非西方国家的导演获奖也可以,他“至少”可以用英语去读获奖感言,我觉得这不是表演。

我们都看到在现场,奉俊昊拿到最佳外语片的时候很开心,拿到最佳编剧的时候也很高兴,拿到最佳导演的时候已经喜出望外了,等拿到最佳影片的时候他也“大跌眼镜”了。这是好莱坞、奥斯卡的破例。它作为一个国别奖,我老是引作家阿城的说法,他说奥斯卡奖是美国电影的家宴。在这样一个家宴上,把主座、主讲、主舞台给了一部外语片,这个本身就是奇观。

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敏感与绝望

戴锦华:同时这部影片在我的观察当中,它的镜头语言、它的叙事方式是好莱坞式的(所以它得金棕榈才非常奇怪),但是它的价值观、它的那种苦涩感、它的那种非常韩国式的社会批判姿态,跟奥斯卡的基调大相径庭。好莱坞电影并不尽然选择大团圆结局,但始终以“大团圆精神”贯穿叙事。好莱坞不忌惮揭示社会矛盾,但揭露是为了最终达成一种想象的和解或者和解的想象,而不是一个把这些东西疼痛地、赤裸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当然你可以说《寄生虫》似乎有一个可谓温暖的结尾,最后儿子以摩尔斯密码联系到了地下室里的父亲,继而是儿子的内心独白:我有了一个“计划”,赚钱买下这座豪宅,那一天,我父亲就可以堂皇地走到阳光下。何其反讽!这个“计划”如果有亿万分之一的可行性,整个故事就不会发生。这个故事刚好是用阳光灿烂的草坪洋房和半地下室空间、地下室空间,表现了(多少有一点观念化的)阶级固化。在一个阶级固化的社会当中,它让我们看到中下层向上爬的努力最终彻底坠落的故事。

所以,我倒觉得这本身是对《电影手册》编辑部辞职的一个正面的回应。《电影手册》也许作为一种象征终结了,但是你会看到代表世界商业电影最主流的奥斯卡居然要褒扬《寄生虫》这样的电影,它本身表明一种越来越严酷的、越来越紧迫的现实在向大家逼近。我一直说奥斯卡代表了好莱坞电影工业,代表了美国主流社会的价值观,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但是它同时也一直代表了好莱坞电影工业迄今为止的一种快速反应机制。

主持人:是有反省吗?

戴锦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省,而是他们对现实保持着极度的敏感。他们知道好莱坞的商业性是建筑在某一种与现实的高度紧密的互动之上。而这次把奖给了《寄生虫》,再次表明他们的这种敏感。但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的绝望,他们不能在自己的电影当中选择一部代表对于新的现实回应的影片。

所以我倒是觉得他们的敏锐、勇气、孤注一掷,表现在把奖给了这样一部外语片,给了这样一部在价值、在语言、在方方面面都非常陌生的影片。我说好莱坞给自己下了一剂猛药,希望这剂猛药能够再唤回好莱坞内在的动力,它内在的以它自己的方式和现实互动对话的能力。当然这只是我的希望。

整理/雨驿

标签: 电影
相关阅读
易烊千玺第二部男主电影 据说女主是北舞校花哦

易烊千玺第二部男主电影 据说女主是北舞校花哦

曾执导过(《动物世界》《滚蛋吧!肿瘤君》的实力派导演韩延,近日发布了新片《送你一朵小红花》的手绘概念海报,宣布于6月11日开机了。据悉,易烊千玺将担任该片的男主角,这也是易烊千玺第二部男主电影,网友纷纷表示很期待哦。

《阿甘正传》电影台词 经典百看不厌 总有一句触动你的心灵

《阿甘正传》电影台词 经典百看不厌 总有一句触动你的心灵

一部电影最打动人的地方,除了巧妙的情节以及充满魅力的人物之外,就是那些触动人心的台词了吧。今天就让我们回顾《阿甘正传》电影台词,因为那是我们内心深处最好的灵魂归宿。

2020-06-11 17:24:14阿甘正传台词励志
2020年电影推荐清单 最值得期待的影片 有你想看的吗

2020年电影推荐清单 最值得期待的影片 有你想看的吗

疫情结束后,大家可以看什么电影呢?2020年有哪些片子等着放映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2020年值得期待的大片,看看是否有你感兴趣的影片!2020年电影推荐清单,你值得收藏。

那些经典的电影台词 有没有哪一句扣动过你的心弦呢

那些经典的电影台词 有没有哪一句扣动过你的心弦呢

人们都说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电影作为一种动态的艺术,有时悲伤,有时又感人,你知道的那些经典的电影台词,可曾有哪一句曾经扣动过你的心弦呢?

2020-06-09 16:12:50电影台词心弦经典
治愈系电影推荐 每一部都是经典 收藏了慢慢看~

治愈系电影推荐 每一部都是经典 收藏了慢慢看~

进入六月份,因疫情而暂时停摆的电影业向重启又迈进了一步,非常感恩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是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守护了我们的健康,让大家的生活、工作回归正常。今天的治愈系电影推荐就是希望大家每天都能有满满的正能量。

电影中值得摘抄的句子 句句经典 值得收藏

电影中值得摘抄的句子 句句经典 值得收藏

经典文艺电影台词句子迷们,你们收藏过哪些句子呢?要说电影中值得摘抄的句子,句句经典,值得收藏。

2020-05-29 10:43:57电影珍藏文艺
4部被严重低估的国产电影 你都看过哪一部

4部被严重低估的国产电影 你都看过哪一部

电影源于生活,但很多电影当时是不为人所理解的,于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还有咸鱼翻身的那一天,成为口碑经典电影,4部被严重低估的国产电影,你都看过哪一部?

5部人性黑暗的经典电影 焊击你的心脏 你敢看吗

5部人性黑暗的经典电影 焊击你的心脏 你敢看吗

人性的黑暗是最不忍直视的,但艺术来源于生活,很多电影就是在充满人性黑暗的素材里提取的,还特别的经典,5部人性黑暗的经典电影,焊击你的心脏,你敢看吗?

2020-05-08 15:27:41电影经典电影
007电影中有哪些硬汉腕表 以下五款表全是魅力的体现

007电影中有哪些硬汉腕表 以下五款表全是魅力的体现

《007》系列电影一直是很多男孩喜欢的经典电影,007的扮演者基本上也都是硬汉,算得上荷尔蒙爆棚。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推荐,007电影中有哪些硬汉腕表。

2020-05-08 15:26:40腕表硬汉腕表
好莱坞电影里的硬汉手表推荐 这4款表非硬汉型男莫属

好莱坞电影里的硬汉手表推荐 这4款表非硬汉型男莫属

现今不是森系风就是干净文弱的文艺男表受欢迎。但硬汉其实真的比文艺男受欢迎,那么适合硬汉戴的手表有哪些推荐?接下来小编就推荐几款硬汉手表,好莱坞电影里的硬汉手表推荐,这4款表非硬汉型男莫属。

2020-05-08 15:26:26腕表手表硬汉手表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热辣美图
郭富城遭暴徒围堵 诬陷支持港独 天王:我是出来买尿片

郭富城遭暴徒围堵

天王郭富城和方媛结婚后,外界很不看好这对老夫少妻,但是两人结婚后只要同框就无处不在的秀恩爱,向全世界证明年龄都不是问题,在郭富城和方媛结婚后,日子过得十分的甜蜜,在2月份的时候迎来宝宝,在给女儿买尿布的路上,郭富城遭暴徒围堵。

大事件电影节盘点吧
  • 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

    《说好不哭》是周杰伦与方文山的词曲作品,方文山走心的歌词让整首歌极度有爱情电影的氛围,这次邀请到阿信来对唱,让周氏情歌产生新火花!而MV由金奖导演陈奕仁执导,描述一对恋人在东京坠入爱河的故事。

  • 吴亦凡恋情疑曝光

    日前,有媒体拍到吴亦凡开车与女子一同回家疑似恋情曝光。当天,吴亦凡助理先将女子送到车上,随后吴亦凡带着渔夫帽口罩现身,与女子坐在车后座。一行人一同回到吴亦凡住所,在车库吴亦凡与该女子一路十指紧扣,在家中共度二人时光之后,吴亦凡匆匆离开继续工作行程。

  • 肖战陈情令

    由肖战和王一博主演的《陈情令》前段时间火的一塌糊涂,在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前,很多《魔道祖师》的粉丝都是十分拒绝的,觉得《陈情令》会和之前的《斗破苍穹》一样,是一部毁原著的剧。然而在真正播出之后却发现,这部电视剧改编的意外的好看,特别是主演肖战简直完美的还原了魏无羡这个角色。

  • 具惠善爆料安宰贤有外遇

    近日,韩国明星夫妻具惠善与安宰贤离婚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两人自从2016年结婚以来一直十分恩爱,是外界公认的模范夫妻,两个人的日常十分甜蜜,因此收获了不少来自外界的祝福。可是近日突然爆料称,安宰贤变心出轨,似乎已对婚姻失去了激情,有意离婚。今日,具惠善又爆料称安宰贤有外遇,但仍不想与安宰贤离婚。网友:为什么不能学宋慧乔,洒脱一点,不爱就学会放手。

  • 2016戛纳国际电影节

    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在5月11日到22日正式开始,最精彩的戛纳国际电影节莫过于红毯秀及众星云集的颁奖典礼。想要知道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颁奖盛况吗?男人窝小编这就大家带来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各种精彩瞬间,大家别走开!精彩继续。

  •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2016年第6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即将来临,高大尚且国际范十足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又是群星争艳时刻了,那么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节红毯又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内容在等待着大家呢?红毯是最令人瞩目的时候,但是颁奖典礼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它是对演员导演的一个肯定,是不是很期待呢?

  • 2015年台湾金曲奖

    2015年台湾金曲奖将在6月27日开始,第26届台湾金曲奖入围名单已经公布,蔡依林凭借最新专辑《呸》势不可挡,一举拿下9项提名,紧随其后的就是7项提名的莫文蔚以及6项提名的徐佳莹,而周杰伦、张学友、张惠妹也纷纷拿到了三项提名。

  • 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今年已经举行到第18届了!2015年上海国际暗影街将会在6月13日举行,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红毯由功力和章子怡作为领衔举行,安德烈-萨金塞夫任金爵奖评委,将会展映众多电影人的经典作品,还有创投平台的多个跨国合作项目值得期待。

  • 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

    近段时间,又是一年的艺考大日子,北电、中戏、上戏、浙传等艺术名校也是很快的成为了媒体的关注对象,不少年少成名的明星为了能够在在娱乐圈中更好的发展都会选择在这些明星名校中深造。而在最近崭露新角的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也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 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

    文化影视行业的繁盛发展,使得不少人越来越注重起了文化影视作品的版权问题。而此前大热的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这部无论是口碑还是收视都爆红的佳作也是深陷抄袭风波。

  • 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

    面对网上传言有知名男星即将在情人节公布恋情的曝光,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胡歌超高的人气和适婚的年龄,使得网上一有关于男星的感情曝光,就会引得无数的目光关注。

  • 周星驰走下神坛

    今年的春节档虽然也是百花齐放,但慢慢的却变成了《流浪地球》一枝独秀。周星驰走下神坛,此前备受期待的由星爷执导的《喜剧之王2》在今年的春节档成绩也是未有预料中的好,甚至不少人认为星爷的电影是一年不如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