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她是中国电影第一才女,没人敢反驳
- 编辑:xal577
星标★”哦~
最近,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宣布将本届终身成就奖颁发给许鞍华。
许鞍华因此成为全球首位获此殊荣的女导演。
获奖之后,许鞍华在接受港媒采访时表示,“我很开心听到这条消息,并为获奖感到荣幸!开心到感觉无法用言语表达。我只是希望世界上的每件事都能很快变好,每个人都能像我此刻一样再次感到开心。”

对于许鞍华的这次获奖,影迷们一点也不意外。
毕竟,对华语影坛来说,她一直都是独一份的存在。
导演陈嘉上曾说,“香港电影之所以能够撑着,是因为我们还有王家卫、许鞍华,而不是因为有我和王晶。”
很多人都将许鞍华的电影,视作是香港精神的真实写照。

到今年为止,许鞍华已经73岁了。
若非特别提及,很少有人会将这个顶着蘑菇头、戴着黑框眼镜、笑起来很爽朗的女导演和70多岁的老人家联系到一起。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她都以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创作力,步履不停地走在华语影坛的第一线。

一路走来,许鞍华创作的电影作品,不但类型丰富,而且风格多变。

坊间称她是“得奖专业户”、“影后制造机”。
她曾6次夺得金像奖最佳导演奖,3次斩获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因为擅长拍女性题材,许鞍华还顺势造就了很多影后:
萧芳芳:《女人四十》,金像奖、金马奖、柏林银熊奖影后;
李丽珍:《千言万语》,金马奖影后;
斯琴高娃:《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金像奖影后;
鲍起静:《天水围的日与夜》,金像奖影后;
叶德娴:《桃姐》,金像奖、金马奖、威尼斯电影节影后。
她说,“女人拍女人,比较有信心。”

和很多香港导演一样,许鞍华的血脉里,同样也带有一份漂泊的基因。
1947年,她出生于辽宁鞍山。
名字里的“鞍”字,代表了她的来处。
她的父亲是广东人,母亲是日本人。
许鞍华刚满5岁,就随父亲举家迁往香港。

前排为许鞍华
这种迁徙所带来的印记,成了许鞍华早期电影里的关键命题。

她拍摄的很多作品,都带有明显的漂泊之感和乡愁之韵。
比如,多次出现流浪和迁徙画面的“越南三部曲”(《狮子山下:越南来客》《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部作品。
一如香港学者罗卡所说:“许鞍华的作品标示了1949年以后出生的香港中国人的特色:立足中国香港、面向国际而寻根于中国的复杂性格,以及无可摆脱的乡愁和漂泊感。”

在港大读完硕士后,许鞍华远赴英国留学,在伦敦电影学院待了几年。

1975年,她回港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给胡金铨做英文助理,处理胡金铨的往来邮件,为电影《侠女》配英文字幕。

胡金铨(中),许鞍华(右)
之后没过多久,许鞍华又去TVB做了一段时间的编导。
但许鞍华的父亲,却希望她进ICAC(廉政公署)。
因为ICAC不但薪水高出TVB四倍,而且还能申请住房,入职两年半以后还有公积金可拿。
许鞍华遵从父命去了,可坚持不到一年却又回来了,“我那时是个很不安分的人,整天想拍东西,其他事就没想过。幸好那时人人都觉得拍戏很好玩,甚至没工钱都肯做,人人都很兴奋。”(出自《许鞍华说许鞍华》)

香港电台电视部从70年代中期开始,拍摄了一套名叫《狮子山下》的短剧。
当时执导这部短剧的许多导演,后来都成了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主力干将:许鞍华、徐克、方育平……

1979年,许鞍华凭借处女作《疯劫》一鸣惊人,与同时期的徐克、谭家明、严浩等人成为开风气之先的“香港电影新浪潮旗手”。
这部由真实凶杀案改编而来的电影,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拍《疯劫》时的许鞍华
此后,36岁的她,又凭借《投奔怒海》拿到了第二届香港金像奖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
很多年后,人们提起这部电影,都认为该片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带出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刘德华。

许鞍华拍《投奔怒海》时,两岸三地还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局面。
当时,香港导演到内地拍戏是禁忌,一不小心就会失去港台市场,但许鞍华却一意孤行,在海南岛取景,完成了片中的越南戏。
原本属意由周润发出演的角色,阴差阳错地落到了刘德华手里。
没想到,此举反倒令刘德华一演成名,直接提名了当年金像奖的最佳新演员。

如果说许鞍华是刘德华的恩人,那么刘德华同样也可以算作是许鞍华的贵人。
三十年后两人再度携手,又合作了一部《桃姐》。

刘德华与许鞍华在《桃姐》片场
2011年,许鞍华正在筹备《桃姐》,她找到刘德华,说了一句让人心疼的话,“我很久没有足够的钱了,你能不能帮帮我。”
于是,刘德华当即投资3000万,并亲自担任了影片的男主。
这部电影,最终名利双收,让刘德华成为了金像奖和金马奖的双料影帝。

别人做导演,总是赚得盆满钵满。
可是许鞍华做导演,至今还在租房生活,出行全靠搭乘公交或者地铁。
每次拍片,她都迟迟找不到投资,经常需要去学校教书或拍广告片来补贴生计。
拍《天水围的日与夜》时,她中途差点停拍,多亏王晶解囊相助,才得以顺利拍完。
电影里,贵姐听别人感慨做人难时,曾经笑嘻嘻地反问了一句:“有多难呀?”
有些苦中作乐的意思,像极了许鞍华本人的处事态度。

人文气息浓厚的她,总有一份关怀弱势群体、拍小人物的自觉性。
用戴锦华的话来说,“她的电影不光是半部香港电影史,而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走过的中国,包括海峡两岸和香港,包括中国大陆历史变迁的影像画廊。”
许鞍华的电影,往往没有什么宏大的叙事框架,只将各色小人物置身于历史洪流之中,由此延伸出一种浑然天成的悲悯之感。

这种悲悯之感,一方面来源于许鞍华幼时地域流转带来的不安,另一方面来源于她自身的女性特质,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她性格里的文学喜好。(许鞍华是港大的文学硕士)
1990年,她拍摄了一部半自传式的电影——《客途秋恨》。
电影里,女主晓恩(张曼玉 饰)有一个妹妹,母亲是日本人,而许鞍华也有一个妹妹,母亲也是日本人。

许鞍华和妹妹
片中,她借张曼玉之口,说出了她与家庭之间的芥蒂:“我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家”。

许鞍华的母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不会说正宗的粤语,也不太认识汉字。
母亲举手投足间的“怪异”,让小时候的许鞍华不敢与之亲近。
直到《客途秋恨》问世,许鞍华才解开了她与母亲之间的芥蒂,母女两人一直相伴至今。

身为香港导演,许鞍华是最早打破两地隔阂的导演之一。
除了《投奔怒海》取景海南之外,她导演的《书剑恩仇录》(1987年),也曾在黄河、西湖等多地取景。

此后,她的《上海假期》和《半生缘》,同样也在内地拍摄。
早在回归之前,许鞍华就已经有了不少和内地团队合作拍片的经验。
2003年,中央政府与香港政府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即CEPA协议)后,内地政策随之放宽,这让大批香港电影人看到了内地拍片的希望。
“北上”,成了香港电影人的救命稻草。
然而,当很多“北上”的香港导演游走于资本与商业之间时,许鞍华却调转镜头,聚焦市井,去拍摄小人物间的琐碎与温暖。

即便后来叙事放宽,她也依然能够从自己所热爱的选题里,找到合适的题材与表达方式。
《明月几时有》作为一部抗战题材的影片,被她拍出了别具一格的文艺气质。
《黄金时代》作为一部名人传记电影,被她采用“间离”叙事拍得若即若离。

虽然许鞍华擅长拍女性,但她镜头下的女性形象,却与张艾嘉、张婉婷镜头下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
既没有少女玲珑婉约的心思,也没有梦幻的情节。
她总是选择站在最理智的角度,冷静客观地着笔,而非将女性的命运简单地归因于社会和男性。
她对电影,始终保留着一份清醒的自我认知,“拍电影从来不是刻意去表达或者反对、批判什么,我宁可选择近乎残忍的细致勾勒与不带鲜明好恶的价值评判。”

她电影里的女性,总有着一份独属于自己的倔强。
她们有自己的事业,也有独特的爱情观。
无论是《玉观音》里的缉毒女警安心,还是《阿金的故事》里的武师阿金,她们都像男人一样拼杀在职场,展现出了现代女性应有的自我价值。

和她电影里的这些女性角色一样,许鞍华也从来不给自己设限。
她总是敢于挑战他人所不敢尝试的领域。
比如,对于张爱玲小说的影视化改编,便正是其中之一。
关于张爱玲,文艺圈里一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张爱玲碰不得。
可许鞍华却偏偏不信邪,先后三次将张爱玲的小说搬上银幕:《倾城之恋》《半生缘》《第一炉香》(上映在即)。

结果,第一次翻拍,许鞍华就拍砸了。
1984年问世的《倾城之恋》,由周润发和缪骞人主演。
电影问世后,票房、口碑双双失利,被影评人诟病为“没能拍出原著里最重要的反讽意味”。
之后好几年,不仅张爱玲令电影人闻风丧胆,就连周润发也成了票房毒药。
10多年之后,许鞍华再战张爱玲,带着《半生缘》(1997年)卷土重来。
好在,这一次她终于保住了自己的金字招牌,给观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片中饰演“顾曼璐”的梅艳芳,还凭借这个角色拿下了当年金像奖的最佳女配。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许鞍华再次改编张爱玲的《第一炉香》。
早在开拍之前,该片就因选角问题而引发了不少热议。
不管是马思纯的大骨架还是彭于晏的肌肉感,都与原著中的形象相差甚远。
对许鞍华来说,这无疑又是一场充满困难的挑战。
不过,向来热衷于挑战的她,对此却并不畏惧。
她说,“无论是写东西还是拍戏,你不做新的东西跟冒险,不停地在做已经成功的事,那有什么作用呢?”
拍电影对许鞍华来说,更像是一场命中注定的冒险。
她活到老,拍到老,忠于自我,更忠于电影。

< 上一篇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
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
《说好不哭》是周杰伦与方文山的词曲作品,方文山走心的歌词让整首歌极度有爱情电影的氛围,这次邀请到阿信来对唱,让周氏情歌产生新火花!而MV由金奖导演陈奕仁执导,描述一对恋人在东京坠入爱河的故事。
-
吴亦凡恋情疑曝光
日前,有媒体拍到吴亦凡开车与女子一同回家疑似恋情曝光。当天,吴亦凡助理先将女子送到车上,随后吴亦凡带着渔夫帽口罩现身,与女子坐在车后座。一行人一同回到吴亦凡住所,在车库吴亦凡与该女子一路十指紧扣,在家中共度二人时光之后,吴亦凡匆匆离开继续工作行程。
-
肖战陈情令
由肖战和王一博主演的《陈情令》前段时间火的一塌糊涂,在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前,很多《魔道祖师》的粉丝都是十分拒绝的,觉得《陈情令》会和之前的《斗破苍穹》一样,是一部毁原著的剧。然而在真正播出之后却发现,这部电视剧改编的意外的好看,特别是主演肖战简直完美的还原了魏无羡这个角色。
-
具惠善爆料安宰贤有外遇
近日,韩国明星夫妻具惠善与安宰贤离婚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两人自从2016年结婚以来一直十分恩爱,是外界公认的模范夫妻,两个人的日常十分甜蜜,因此收获了不少来自外界的祝福。可是近日突然爆料称,安宰贤变心出轨,似乎已对婚姻失去了激情,有意离婚。今日,具惠善又爆料称安宰贤有外遇,但仍不想与安宰贤离婚。网友:为什么不能学宋慧乔,洒脱一点,不爱就学会放手。
-
2016戛纳国际电影节
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在5月11日到22日正式开始,最精彩的戛纳国际电影节莫过于红毯秀及众星云集的颁奖典礼。想要知道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颁奖盛况吗?男人窝小编这就大家带来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各种精彩瞬间,大家别走开!精彩继续。
-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2016年第6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即将来临,高大尚且国际范十足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又是群星争艳时刻了,那么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节红毯又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内容在等待着大家呢?红毯是最令人瞩目的时候,但是颁奖典礼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它是对演员导演的一个肯定,是不是很期待呢?
-
2015年台湾金曲奖
2015年台湾金曲奖将在6月27日开始,第26届台湾金曲奖入围名单已经公布,蔡依林凭借最新专辑《呸》势不可挡,一举拿下9项提名,紧随其后的就是7项提名的莫文蔚以及6项提名的徐佳莹,而周杰伦、张学友、张惠妹也纷纷拿到了三项提名。
-
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今年已经举行到第18届了!2015年上海国际暗影街将会在6月13日举行,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红毯由功力和章子怡作为领衔举行,安德烈-萨金塞夫任金爵奖评委,将会展映众多电影人的经典作品,还有创投平台的多个跨国合作项目值得期待。
-
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
近段时间,又是一年的艺考大日子,北电、中戏、上戏、浙传等艺术名校也是很快的成为了媒体的关注对象,不少年少成名的明星为了能够在在娱乐圈中更好的发展都会选择在这些明星名校中深造。而在最近崭露新角的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也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
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
文化影视行业的繁盛发展,使得不少人越来越注重起了文化影视作品的版权问题。而此前大热的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这部无论是口碑还是收视都爆红的佳作也是深陷抄袭风波。
-
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
面对网上传言有知名男星即将在情人节公布恋情的曝光,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胡歌超高的人气和适婚的年龄,使得网上一有关于男星的感情曝光,就会引得无数的目光关注。
-
周星驰走下神坛
今年的春节档虽然也是百花齐放,但慢慢的却变成了《流浪地球》一枝独秀。周星驰走下神坛,此前备受期待的由星爷执导的《喜剧之王2》在今年的春节档成绩也是未有预料中的好,甚至不少人认为星爷的电影是一年不如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