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女人两台戏“二十”笑中带泪“三十”绵里藏针
- 编辑:xal577

二十岁,带着青春的光环,飞扬、洒脱、未来无限;
三十岁,绑定沉稳的气场,淡定、从容、轮廓清晰。
这是人们谈及年龄时熟悉的想象与模板,但除了这些固定搭配,二十岁与三十岁的人生又是何种光亮,还有哪些色彩?处在二三十岁当口的女性,又如何与自我相处,怎样拥抱世界?
电视剧《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以年龄入题,用七位身份、性格各异的女性的故事,将年龄焦虑切开一个个侧面,把观众带入她们的际遇。“二十”笑中带泪:在青春这个洋溢的杯盅里,轻易就能盛满的不止芬芳与香甜,也有烦恼忧愁的苦酒;“三十”绵里藏针:在举臂欢呼的时刻,脚下未必是峰顶,眼前可能也不是变小的众山,一座座土堆、丘陵、绝壁仍绵延不断。
一阵哄堂大笑之后,大学教室的最后两排,《二十不惑》里的四位毕业班女生和《三十而已》里的三位职场女性目光相接,看清了彼此的模样。妹妹们聊着少女心事,憧憬未来人生;姐姐们感慨青春美好,吐槽琐碎日常。
一边是向着三十岁迈进的步履不停,一边是回想二十岁光景的眷恋不舍,《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的这番联动,将对两个代际女性的观照联结在了一起。衔接相通的不只是年龄,更是成长的轨迹、生活的接力与命运的行道,青春与成熟、未知与稳定,这两组看似相对的概念实则是一体两面,最终总殊途同归。我们习惯给过往加上柔光滤镜,把渴望绘成五彩斑斓,但往昔或未来都不过是当下的不同时态,而当下,则总是不曾美颜,充满噪点。
于是,我们看到,二十岁与三十岁的她们同样承压、同样忧虑,单枪匹马与命运对饮之时,她们同样在游刃有余和左支右绌间不断切换。
二十不惑
青春剧终于走出空中楼阁
“我们都是这个新世界的实习生,满怀期待地想要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温柔地说一句,初次见面,请多关照。可这陌生的世界却告诫我们,初次见面,你在这里,微不足道。”《二十不惑》借这段独白道出剧集的旨归:即将步入成人社会之时,这群“too young too old”的毕业生登上前行的小船在激流中横冲直撞,带着稚嫩的勇气和天真的信念同世界碰撞出火花,有光芒也有阵痛,有甜美也有苦涩,这就是每个人必将经历或曾经体会的青春。
貌美高冷,希望毕业就结婚的梁爽;家境平平,为留在大城市不断奔波找实习的“社畜”姜小果;热爱游戏与漫画,被强势老妈规划人生的“二次元”宅女罗艳;“大码女孩”,梦想成为明星经纪人的追星少女段家宝。剧集提炼的四种人设,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代女大学生群像。
室友不和、欠钱不还、遭遇渣男、毕业去向、职场潜规则、网络暴力等一系列事件从点到面,构成这些大四女生在从校园到职场的快速裂变时期,可能经历的生活状态。
“爱钱有没有错?”“底线在哪里?”“颜值即正义?”“真相,越求越模糊?”每集的小标题都是一个“二十岁”抛出的困惑,却体现着超越具体年龄阶段、对具有共性的现实话题的探讨和思考。
这样的提炼、全景式呈现和精准把握现实痛点,让剧集离失真狗血更远,离真实日常更近。借着修改Wi-Fi密码暗戳戳表达对室友的不满,唯粉、团粉、墙头粉等“术语”挂在嘴边,说好要复习考试又忍不住拿起手机打游戏,好心借钱反遭唾骂,遭遇“咸猪手”妈妈却让你别穿裙子穿裤子,教长辈用手机压不住自己的急脾气……这些场景的可爱、逗趣、狡黠、无奈、失落、烦躁都充满烟火气,几分随性、几分灵动的诠释里,“编”与“演”的成分被降低,真实感得以高浓度提纯,让我们忍不住欣喜她们的欣喜,忧愁她们的忧愁。
为爱不顾一切,生活纸醉金迷,宿舍豪华高级……这些是过往许多青春剧的“标配”,对跌宕起伏和奇观想象的盲目追求让“青春”的味道变得飘忽,失去了原有的重量和深度。《二十不惑》则在让空中楼阁落地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挖掘出那些“真实的迷茫”,近乎白描的手法摆脱了青春剧常用的怀旧叙事、爱情想象,如同导演黎志所言,以“更接近生活真实面貌”的视觉和戏剧风格呈现故事。当观者开始感慨“自己和剧中人的悲欢可以相通”,剧集的不悬浮也就得以实现。真实才有共鸣,贴近才能共振,普遍才会共情,剧集里的青春年华走到你我身边,召唤我们去掉美化和幻想,与那些欢笑有趣一样真实的困惑彷徨浮出水面,来得更加动人,更有力量。
二十岁的花样年华,看起来什么都好、做什么都对,只需勇往直前去拼去闯。然而即便穿上勇敢和信心编织的铠甲,也仍不免跌跌撞撞、头破血流,大人们眼中的排异反应或许只是小打小闹的必修课,但眼前的执拗、烦恼就像狂风暴雨,总觉得会随时将自己的小船掀翻。
三十而已
“大女主”戏终于摆脱“爽剧”逻辑
一路升级打怪,好不容易走到三十岁,“而立之年”的标签就能让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吗?“中年困境”时常被人们挂在嘴边,而《三十而已》则关注处在“没有了二十岁的洒脱肆意,没有过四十岁的云淡风轻”的年龄段女性的“困”与“难”。不管在什么年龄、何种阶段,我们都在不断重复滚着一颗石头上山,或许轻重不一、大小不同,但始终在我们手中,如影随形。
在二十岁女生的心中,“全能太太”顾佳拥有一种三十岁的“完美人生”:丈夫帅气多金、儿子乖巧懂事,自己颜值在线、厨艺了得、审美高级、学识渊博,一切看起来都井井有条,岁月静好。而站在三十岁的路口,王漫妮和钟晓芹看起来似乎也不错:前者凭借自己的工作能力一路晋升,在大城市不断打拼;后者工作踏实,生活安稳,与丈夫经营着小家庭。
但表面的平静之下,她们的问题也随时出现,她们的生活也远远没有“容易”二字。
对顾佳而言,中上阶层的优渥生活比下有余,比上不足。于是,她要对家里的生意事事操心,为了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放下身段,对觊觎丈夫的女人利落出手,儿子被人欺负时放下体面勇敢还击。顾佳光鲜亮丽的生活背后,是密不透风的压力。
努力、勤奋、敬业的沪漂王漫妮到上海八年,却仍无法获得归属感。她觉得自己就像游戏“吃豆人”,必须不停吞食才能生存下去。被催婚催回家、房租涨价、护肤水见底,大大小小的琐事都挑动敏感的神经。王漫妮眉眼温柔的笑容背后,是前路漫漫的乏力。
从小被宠大的钟晓芹虽已成家,但在心理上却“未成年”,意外怀孕让她无措,也越发暴露出“合租式婚姻”的重重问题,安于现状的生活被一个接一个意外逼迫着、推动着向前。钟晓芹稳定平凡的日常背后,是打破僵局的无力。
由此,三个女人在各自三十岁的人生节点上,都经历着自己的困惑,也尝试走出舒适圈,追寻人生的多种可能。
要么是“玛丽苏”式的女主角通过依靠男性走上人生巅峰,要么是从傻白甜逐渐黑
化,一路开挂最终成为赢家,一段时间以来,众多“大女主”戏走不出“爽剧”逻辑,在窠臼里打转。前台披挂上阵的是女性,后台操控走向的还是旧有定式和他者凝视,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故事仍旧缺席,立体多样的女性角色依然鲜见。
尽管对女性议题的探讨总离不开婚姻生育、职场歧视、事业家庭三大板块,但《三十而已》尝试突破这些话题本身的复杂情节、家长里短和情感纠葛,以此为背景,让一个个不完美的人物轮番登场,在一地鸡毛的生活里展现不群的一面。
如何权衡家庭与事业,如何面对挫折再出发,如何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取舍,如何听从内心的声音……不难发现,在三位女性彼此不同的烦扰与困境之下,于原有惯性被打破、平衡局面全面崩盘之际,反思和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突破自我才是《三十而已》的题眼所在。只要想改变,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无论大步奔跑还是踉跄蹒跚,只要开始了就别停下。在这样的维度上,“三十而立”也就不过“三十而已”,有建立亦有打破,之后又将立于新的广阔天地。
七个女人
在欲望和底线间的挣扎
《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对女性群像的塑造共同传递着这样的理念:年龄只是数字,而非红绿灯或指向标,没有一往无前和止步不前的区别,也没有向右安稳向左反叛的分野。
没有“金手指”,而有精气神;跌倒再爬起,从不曾放弃;有欲望艳羡,更有原则底线——在极具代入感的讲述中,剧中人的拼搏、努力、坚守、执著,也温暖着屏幕外的你我。
这样的光亮,是姜小果面试失败后主动争取到机会,是段家宝为保住实习机会笨拙却又认真的尝试,是王漫妮对不择手段的同事干脆果断的还击,是顾佳为了孩子与家庭让自己坚硬起来。
初出茅庐的二十岁,有简单直接的快乐,也有密密匝匝的焦虑;摸爬滚打到三十岁,有不甘放手的心愿,更有重重叠叠的顾虑。她们的果敢、抗争、冲突、前进都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回环往复、小心翼翼更像真实和常态。
比如姜小果,在实习转正的关头发现上司高频使用相亲软件的“秘密”,她的第一反应是担心自己职位不保,更担心即便留用也会在日后被领导“穿小鞋”。于是,她不仅跑到上司面前表忠心,甚至主动帮上司在同事面前打掩护顶包。但在发现上司已婚的身份后,她选择毫不犹豫地说出真相,愤而离职。
又如顾佳,她为了让儿子进入顶级幼儿园而恳求王太太帮忙,为王太太做蛋糕、重拾望远镜的使用方法,甚至在电梯停用时光着脚从21层护送王太太下楼,把好穿的拖鞋留给对方。但在众多家长提议将患有癫痫的孩子从幼儿园赶走时,她毫不犹豫地发声阻止,哪怕被其他家长记恨,也不能任由歧视的种子生根发芽。
无疑,她们都守住了底线,坚持了原则,也在正义感面前拿到满分,但她们既不“伟光正”也不“高大全”。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不少分毫,因欲望、成功而挣扎也不讳言,但正是这样的矛盾体和难取舍才更显真实。观众将自己的情绪注入其中,提着一颗心看剧中人究竟作何抉择,也不知不觉间扪心自问。一来一回的观望和思索间,当剧中人终于朝着期待迈进,我们也跟着长出一口气,与她们一起卸掉惴惴不安和心头重负,并在心中积蓄起不惑和无畏的能量。
编剧张英姬将《三十而已》形容为“三个女人爬山的故事”。钟晓芹盲从地跟着大家向上爬,有一块小山头、小天地就会满足幸福。王漫妮铆足了劲向上爬,爬到了一个顶峰就要去攀登下一座山。顾佳在出发前就将一切规划好,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她都要义无反顾地爬上去。
无论二十岁还是三十岁,在不断受锤的人生里不断向上、不断攀爬、不断跨越,都是永远的课题。攀登的过程塑造着个人的成长,也构成了奋斗青春的图景。套用近来热度不减的《乘风破浪的姐姐》的slogan:“去征服,所有不服;去会见,所有偏见;去拒签,所有标签。”不畏年龄、不惧挑战、坚强自信都是女性魅力的名片和注解,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保持轻盈的内心,“成为自己”就在不远的地方。
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阅历经验,二十岁的女孩和三十岁的女人各有困境难题,都需不断探索。作为话题剧,尽管两部剧仍不免存在为增强可看性刻意制造冲突、人物关系递进缺少层次等问题,但立足现实的勇气、直面问题的魄力都成为剧集直击人心的“定海神针”。
砺砺一生,考验重重。“二十不惑”,敢于直面困惑,“三十而已”,勇于笑对风雨。不定义、不回避、不固化,棱角或是圆融,简单或是复杂,承压与困难并非某个年龄的专属,一切艰难险阻,是必经之路,亦是别样风景。
人生试水期与打破舒适圈时的慌乱不安和捉襟见肘是那般亲切,让不论性别与年龄的每一个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收获勇气、坚定内心,或许就是这七个女性故事的迷人之所在。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
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
《说好不哭》是周杰伦与方文山的词曲作品,方文山走心的歌词让整首歌极度有爱情电影的氛围,这次邀请到阿信来对唱,让周氏情歌产生新火花!而MV由金奖导演陈奕仁执导,描述一对恋人在东京坠入爱河的故事。
-
吴亦凡恋情疑曝光
日前,有媒体拍到吴亦凡开车与女子一同回家疑似恋情曝光。当天,吴亦凡助理先将女子送到车上,随后吴亦凡带着渔夫帽口罩现身,与女子坐在车后座。一行人一同回到吴亦凡住所,在车库吴亦凡与该女子一路十指紧扣,在家中共度二人时光之后,吴亦凡匆匆离开继续工作行程。
-
肖战陈情令
由肖战和王一博主演的《陈情令》前段时间火的一塌糊涂,在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前,很多《魔道祖师》的粉丝都是十分拒绝的,觉得《陈情令》会和之前的《斗破苍穹》一样,是一部毁原著的剧。然而在真正播出之后却发现,这部电视剧改编的意外的好看,特别是主演肖战简直完美的还原了魏无羡这个角色。
-
具惠善爆料安宰贤有外遇
近日,韩国明星夫妻具惠善与安宰贤离婚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两人自从2016年结婚以来一直十分恩爱,是外界公认的模范夫妻,两个人的日常十分甜蜜,因此收获了不少来自外界的祝福。可是近日突然爆料称,安宰贤变心出轨,似乎已对婚姻失去了激情,有意离婚。今日,具惠善又爆料称安宰贤有外遇,但仍不想与安宰贤离婚。网友:为什么不能学宋慧乔,洒脱一点,不爱就学会放手。
-
2016戛纳国际电影节
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在5月11日到22日正式开始,最精彩的戛纳国际电影节莫过于红毯秀及众星云集的颁奖典礼。想要知道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颁奖盛况吗?男人窝小编这就大家带来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各种精彩瞬间,大家别走开!精彩继续。
-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2016年第6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即将来临,高大尚且国际范十足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又是群星争艳时刻了,那么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节红毯又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内容在等待着大家呢?红毯是最令人瞩目的时候,但是颁奖典礼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它是对演员导演的一个肯定,是不是很期待呢?
-
2015年台湾金曲奖
2015年台湾金曲奖将在6月27日开始,第26届台湾金曲奖入围名单已经公布,蔡依林凭借最新专辑《呸》势不可挡,一举拿下9项提名,紧随其后的就是7项提名的莫文蔚以及6项提名的徐佳莹,而周杰伦、张学友、张惠妹也纷纷拿到了三项提名。
-
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今年已经举行到第18届了!2015年上海国际暗影街将会在6月13日举行,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红毯由功力和章子怡作为领衔举行,安德烈-萨金塞夫任金爵奖评委,将会展映众多电影人的经典作品,还有创投平台的多个跨国合作项目值得期待。
-
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
近段时间,又是一年的艺考大日子,北电、中戏、上戏、浙传等艺术名校也是很快的成为了媒体的关注对象,不少年少成名的明星为了能够在在娱乐圈中更好的发展都会选择在这些明星名校中深造。而在最近崭露新角的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也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
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
文化影视行业的繁盛发展,使得不少人越来越注重起了文化影视作品的版权问题。而此前大热的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这部无论是口碑还是收视都爆红的佳作也是深陷抄袭风波。
-
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
面对网上传言有知名男星即将在情人节公布恋情的曝光,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胡歌超高的人气和适婚的年龄,使得网上一有关于男星的感情曝光,就会引得无数的目光关注。
-
周星驰走下神坛
今年的春节档虽然也是百花齐放,但慢慢的却变成了《流浪地球》一枝独秀。周星驰走下神坛,此前备受期待的由星爷执导的《喜剧之王2》在今年的春节档成绩也是未有预料中的好,甚至不少人认为星爷的电影是一年不如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