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男人窝时尚网精彩专题

204.17亿成全球第一大,中国电影市场“快速反应”价值凸显

头像
编辑:xal577
2021-01-02 16:36:50  来源于:男人窝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跃幕,作者 | 庞宏波

如愿突破200亿。

今年,对于全球电影市场来说都是堪称灾难性的一年。在最极端的遭遇下,中国电影市场最终还是如愿突破了200亿总票房,达到了204.17亿。根据灯塔研究院和微博电影联合发布的《2020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盘点报告》来看,中国电影市场约合31亿美元的总票房也远超北美电影市场的21亿美元,成功登顶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场。

实际上,在这样一个极其特殊的电影年份,很多数据都略显“失真”。例如票房增速、观影人次、上座率,一系列数据因为疫情的“乱入”彻底失衡,和疫情之前全年进行对比,实际上是存在不公平的地方。

2020年的电影市场,更多应该着眼于当下去做横向对比。那么,对于突破200亿的中国电影市场来说,核心不在于总票房数字的高低,而在于为什么有能力突破200亿?

“有能力”,应该是中国电影市场今年最大的收获。在疫情“冰封”电影院的时候,中国电影市场能够通过互联网售票的方式重启电影院,在此背后是实名认证、在线选座以及符合限流管控要求锁座等一系列“能力”的体现。而在进口片因为国外疫情导致全球档期混乱甚至停摆,国产片可以借助互联网宣发实现“破圈”,吸引观众入场。

某种程度上,也正是因为中国电影市场在疫情极端影响下迸发出的“有能力”突破200亿,才让未来看上去“有希望”。

01 “失真”数据下是“互联网效应”的最大化

看趋势。

今年的全球电影市场,是一个无法通过数据去进行直接解读的特殊年份。因为疫情的原因,导致很多数据都有明显的“失真”成分。疫情导致全球电影市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彻底停摆,那么拿一个非完整的全年数据去和疫情之前的全年数据进行纵向对比,实际上是很难看出本质问题的。

例如国内电影市场年票房突破了200亿,但是较去年降低68.2%。但这个数据是建立在1月23日春节档影片集体撤档,直至7月20日影院有序复工的基础上的。那么长达180天的“黑洞”,就不足以让“较去年降低68.2%”有太多意义。

同样,今年观影人次是4.7亿人次、上座率是8.1%、人均观影频次为2.0次、单银幕票房产出27.6万元,相比去年都有很大幅度的下滑。但是除了疫情长达180天的停摆外,影院复工后也面临限流管控等防疫要求,在此基础上上座率也有不同程度的限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数据同样很难和2019年进行全年对比。

而如果着眼于当下,从疫情之后电影市场的恢复来看,国内电影市场的复苏还是足以让人惊喜。在国内影院宣布复工后的“第一时间”,就有《第一次的离别》这样的新片上映,也有《误杀》、《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重映片进入市场。而在复工的第一个首周末,因为《多力特的奇幻冒险》和《喋血战士》等新片入市,大盘也随即回到了3000万左右的水准。而《八佰》的上映,让大盘直接破亿。国庆节当日,在《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等头部大片的刺激下大盘最终报收7.44亿。

也正是在有内容供应的基础上,2020年影院数量为11838家,净增477家,银幕数为72394块,净增4110块。虽然银幕增速放缓,但“净增”的产业意义更加重大。

在疫情重创全球电影市场的“黑天鹅年份”,中国电影市场的互联网基因发挥了非常明显的正向作用。复工初期,在疫情管控的情况下,互联网售票是唯一能将观众有序安全带入电影院的办法;而在电影宣发上,互联网宣发不断通过自我迭代触达观众,在减少线下聚集风险的同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能力对电影宣发进行彻底优化。

相比之下,北美电影市场将近30%左右的互联网化率让其在疫情影响下寸步难行。而北美电影市场的“互联网”基因,某种程度上向流媒体平台倾斜,核心目的是将观众从影院带进客厅,满足其家庭娱乐消费的需求。而国内院线电影市场的“互联网”基因,则不断推动观众进入影院。

这一点,实际上在前两年就有明显的趋势。Netflix的强势崛起,注定北美院线电影市场会和流媒体有“正面冲突”。也恰好是Netflix崛起之时国内电影市场的互联网化开始进入到深度期,随着在线售票、互联网宣发能力的不断成熟,互联网对于院线电影的正面效应在今年被无限放大,这也是互联网影企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价值所在。

02 国产片票房占比超八成,内容供给有惊喜

国产片取得了全面压制。

今年,国产片占到了总票房的八成,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数字。但是在疫情年,这个数字丝毫不意外。因为国外疫情影响,绝大多数进口片的全球档期一推再推甚至在年末华纳兄弟宣布将17部新片宣布“院转网”,彻底告别北美实体电影院。

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内电影市场的复苏重任就完全压在了国产片身上。而从实际表现来看,除了国产片总票房占到了八成以上之外,更重要的是单片票房的掘力依旧惊人。今年影院复工后,率先上映的第一部大片《八佰》累计票房达到了31.13亿,冲入了华语影史票房前十名的同时也成为了2020年全球票房的冠军。

根据灯塔数据显示,在上座率受到不同程度管控等因素的影响下,今年电影市场依旧有4部影片票房突破了10亿大关,共有24部影片成功破亿。除了1月份上映的《变身特工》外,24部破亿影片中在7月20日之后上映的影片达到了23部。

与此同时,从类型上来看,主旋律影片今年在市场的表现依然十分突出,其中聚焦中国女排的《夺冠》以及以“创业、兴农”为核心的《一点就到家》都对主旋律进行了题材上的拓宽。而《八佰》和《金刚川》两部大制作历史战争片,则看到了主旋律对于这一种类把控能力的明显进步。

前几年,国产片和进口片几乎是“平分天下”,随着国产片整体质量的提升,2018年开始逐渐反超进口片的票房占比。而今年,国产片占比达到八成,内容上摆脱“好莱坞依赖症”的同时,在题材和类型上的不断深化和拓宽成为了今年中国电影市场在内容供给上的一个惊喜。

对于头部影片来说,优质口碑毫无疑问是第一要素。今年共有20部淘票票评分破9.0分的影片出现,其中在贺岁档上映的《拆弹专家2》豆瓣评分一度达到了8.1分。内容优质,在观影决策中的作用不断加大。

其次,“破圈”同样是电影如今的核心命题。根据灯塔报告显示,TOP10影片中有8部都使用了直播售票。而在贺岁档所有影片宣布使用了“冲击播”,直播+短视频在今年的电影宣发中成为了更被争夺的“黄金赛道”。在今年的阿里文娱电影内容战略会上,阿里影业也正式推出了淘秀观影,这也是继“冲击播”之后,阿里影业在短视频宣发上的又一发力。

互联网宣发工具的深度使用,某种程度上也是刺激内容活力非常关键的一个核心。在疫情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国产片和互联网的耦合度不断增高,更有效的将内容和观众进行连接,也是整个电影市场今年的一大关键。

03 中国电影的未来:“重启”年轻人

年轻用户的丢失,可能是电影市场2020年的最大隐患,也是2021年整个市场的绝对重任。

根据灯塔的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24岁及以下购票用户的占比为35%,相比去年降低3%。而在11月底,阿里文娱的电影内容战略会上,李捷表示:优酷平台中25岁以下的用户40%过去一年没有进过电影院,但他们在网络上观影量都很大,这证明如今年轻群体中的潜在观影用户是极为可观的。如果可以用内容打通与这部分群体的情感连接,那可能制造便能为电影市场培养更多新生代观影用户。

但这句话放在当下,其实还说明了一个问题:随着互联网娱乐消费方式的常态化,电影市场急需稳定“存量受众”。

在此前的市场分析中,“消费基石”的撤退就引发了担忧。25-29岁具有购买力的电影用户从2017年开始持续流失。从2017年到2019年,全年票房前五名的电影里25-29岁观众平均占比从32.26%下降到了23.02%。

电影市场2018年进入到调整期之后,拓宽受众年龄层成为市场的一个核心口号,也被看作是电影市场成熟化的一个标志。但是拓宽观众年龄层的前提,应该是巩固主力受众。这个主力受众,除了25-29岁具有购买力的“基石用户”外,24岁及以下的活跃用户同样是电影市场应该紧紧抓住的“票房动力”。

为此,在今年启动的部分主旋律影片中,实际上能够看到整个产业在努力修正这一点。易洋千玺、刘昊然黄轩等青年演员开始在这类影片中承担更多的戏份,主旋律如今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主旋律+青年演员也让电影市场吸引年轻用户增加了可能性。

而阿里文娱今年全新推出的内容厂牌“可能制造”,同样将目标放在年轻用户身上。在整体的创作方向上聚焦:当下青春、趣味人生、近未来科幻。在谈及推出“可能制造”的初衷,李捷也表示:我们想拍一些00后、95后喜欢的电影,我们这个厂牌的定义是新·锐·有·趣。所谓“新·锐·有·趣”,就是题材独特、视角年轻、有温度、有脑洞。

除了内容方向上更顺应年轻用户的需求外,另外一个核心在于根据灯塔数据报告显示,今年一二线城市的票房占比为62%,较去年降低3%。这意味着三四线城市的票房占比开始回升,尤其是在七夕档,三四线城市的票房占比达到了46%。

今年,在七夕上映的《我在时间尽头等你》“拉新”的比例高达48%,最终这部影片的票房也突破了5亿大关,成为市场的一匹黑马。从这部影片身上能够看到的是,年轻用户观影仪式感的“刚需”需要内容供给去满足。为此,阿里影业的“锦橙合制计划”2.0版本里,也不再只是聚焦于四大档期,而是会拓展至情人节、清明、五一、七夕和中秋的五个中等档期,实现头部内容的全覆盖。

从这些数据能够看出,电影对于年轻用户的“社交需求”是很重要的吸引力。这并不是让整个市场重回“小镇青年”时代,而是应该重视年轻用户和地区下沉的市场趋势。否则当存量用户大量流失之后,整个市场就缺失了真正的“市场引擎”。

总得来说,疫情对于全球电影产业的重创是不容忽视的一点。但最终,中国电影市场能够成功突破200亿并且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背后互联网的正面效应以及在应对市场需求上的快速反应,都支撑着整个电影市场的快速复苏。

标签:
相关阅读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热辣美图
热门视频
    大事件电影节盘点吧
    • 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

      《说好不哭》是周杰伦与方文山的词曲作品,方文山走心的歌词让整首歌极度有爱情电影的氛围,这次邀请到阿信来对唱,让周氏情歌产生新火花!而MV由金奖导演陈奕仁执导,描述一对恋人在东京坠入爱河的故事。

    • 吴亦凡恋情疑曝光

      日前,有媒体拍到吴亦凡开车与女子一同回家疑似恋情曝光。当天,吴亦凡助理先将女子送到车上,随后吴亦凡带着渔夫帽口罩现身,与女子坐在车后座。一行人一同回到吴亦凡住所,在车库吴亦凡与该女子一路十指紧扣,在家中共度二人时光之后,吴亦凡匆匆离开继续工作行程。

    • 肖战陈情令

      由肖战和王一博主演的《陈情令》前段时间火的一塌糊涂,在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前,很多《魔道祖师》的粉丝都是十分拒绝的,觉得《陈情令》会和之前的《斗破苍穹》一样,是一部毁原著的剧。然而在真正播出之后却发现,这部电视剧改编的意外的好看,特别是主演肖战简直完美的还原了魏无羡这个角色。

    • 具惠善爆料安宰贤有外遇

      近日,韩国明星夫妻具惠善与安宰贤离婚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两人自从2016年结婚以来一直十分恩爱,是外界公认的模范夫妻,两个人的日常十分甜蜜,因此收获了不少来自外界的祝福。可是近日突然爆料称,安宰贤变心出轨,似乎已对婚姻失去了激情,有意离婚。今日,具惠善又爆料称安宰贤有外遇,但仍不想与安宰贤离婚。网友:为什么不能学宋慧乔,洒脱一点,不爱就学会放手。

    • 2016戛纳国际电影节

      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在5月11日到22日正式开始,最精彩的戛纳国际电影节莫过于红毯秀及众星云集的颁奖典礼。想要知道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颁奖盛况吗?男人窝小编这就大家带来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各种精彩瞬间,大家别走开!精彩继续。

    •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2016年第6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即将来临,高大尚且国际范十足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又是群星争艳时刻了,那么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节红毯又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内容在等待着大家呢?红毯是最令人瞩目的时候,但是颁奖典礼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它是对演员导演的一个肯定,是不是很期待呢?

    • 2015年台湾金曲奖

      2015年台湾金曲奖将在6月27日开始,第26届台湾金曲奖入围名单已经公布,蔡依林凭借最新专辑《呸》势不可挡,一举拿下9项提名,紧随其后的就是7项提名的莫文蔚以及6项提名的徐佳莹,而周杰伦、张学友、张惠妹也纷纷拿到了三项提名。

    • 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今年已经举行到第18届了!2015年上海国际暗影街将会在6月13日举行,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红毯由功力和章子怡作为领衔举行,安德烈-萨金塞夫任金爵奖评委,将会展映众多电影人的经典作品,还有创投平台的多个跨国合作项目值得期待。

    • 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

      近段时间,又是一年的艺考大日子,北电、中戏、上戏、浙传等艺术名校也是很快的成为了媒体的关注对象,不少年少成名的明星为了能够在在娱乐圈中更好的发展都会选择在这些明星名校中深造。而在最近崭露新角的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也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 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

      文化影视行业的繁盛发展,使得不少人越来越注重起了文化影视作品的版权问题。而此前大热的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这部无论是口碑还是收视都爆红的佳作也是深陷抄袭风波。

    • 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

      面对网上传言有知名男星即将在情人节公布恋情的曝光,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胡歌超高的人气和适婚的年龄,使得网上一有关于男星的感情曝光,就会引得无数的目光关注。

    • 周星驰走下神坛

      今年的春节档虽然也是百花齐放,但慢慢的却变成了《流浪地球》一枝独秀。周星驰走下神坛,此前备受期待的由星爷执导的《喜剧之王2》在今年的春节档成绩也是未有预料中的好,甚至不少人认为星爷的电影是一年不如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