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男人窝时尚网精彩专题

「我的儿子是死刑犯」,骂完他,这事还没完

头像
编辑:xal577
2020-12-23 17:48:02  来源于:男人窝

台湾人果然敢拍。

前年,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剧《我们与恶的距离》横空出世,把人性之恶赤裸裸地放在阳光底下讨论,最大限度地展示了感性和理性的碰撞。

口碑炸了,评分高达9.4。

最近又冒出一部纪录片,把目光投向了总被我们忽视的一方——凶手。

在成为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之前,这些人也曾是别人的孩子,配偶,朋友。

好端端的一个人,为什么会变成杀人犯?

影片以锋利的视角,割开了一道切口。

《我的儿子是死刑犯》

死刑犯。

这个称呼,放在哪都是让人吐口水的存在。

在犯案那一刻起,他们就被社会集体性抛弃了。

身份往那儿一摆,就是一个报废的物件。剩下的日子,唯有等待“被处理”。

但,片中还原了他们最原始的身份——人。

一个拥有喜怒哀乐,忌讳与恐惧的人。

无可否认,他们自然是罪大恶极。

但,这些人的声音,依然有倾听的价值。

01

死寂的牢房。

一条昏暗的长廊,毫无生气。

两边是密密麻麻的房间,门上只开了一个小洞,便于饭菜传送。

高至房顶的铁丝窗有光线透过,但依然阴冷。

这所监狱里,关押着一个犯人A。

在坐牢的日子里,A开始对象棋产生兴趣,并在象棋的世界学会了冷静思考。

跟从前的他相反——充满戾气,冲动易怒。

案底上记录着,A当初为了勒索钱财,绑架了某个富二代。

但令人错愕的是。

A是把人质杀害了之后,再向死者父母勒索三百万。

这不是个例。

A的作案方式,与20年前知名艺人白冰冰之女白晓燕被害一案,有着相似的行凶逻辑。

因此,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这类凶手的犯罪心理,十分有必要。

为何要让父母赎回一个死去的孩子?

杀人,是早就筹谋好的计划。

死者是他中学同学,家境富裕。

还没实施绑架时,他就已经下定决心——要把他杀掉。

这也和他在询问笔录里的证词不谋而合。

当被问到当年犯案是否是一时冲动时,他嗤笑一声:

“很多时候都冲动,可能不止一时”

言语中满是自嘲。

入狱之后,A才萌生悔意。

他形容自己在监狱中的心情:

好像每天都发生火灾一样。

不是火中的焦灼。

而是火烧过后,人生什么都不剩的虚无。

每天都要面对一觉醒来后,惊觉自己失去一切的空虚。

这更是精神上的酷刑。

相比于大多数犯人来说,A的境况算好的。

关进去十多年,父母依然没有放弃儿子。

家人几乎每个礼拜都会去看他两次,每次都带去满满当当的食物和生活用品。

律师也坦言:

“家庭支持可以这样不间断的,其实非常少”

但。

在唯一没有把他当成异类的父母面前,他也无法做到坦诚。

开庭时,他要求清场,拒绝让父母旁听。

母亲问他为什么杀人时,他永远缄默。

那么,问题来了。

生活在与我们一样普通的家庭,拥有年迈但依旧疼爱他的父母。

他何以踏上犯罪这条不归路?

02

或许,在第二起案件能挖到一些蛛丝马迹。

这起案件,凶手正是《与恶》中李晓明的原型,郑捷。

性质之严重,可以说是罪无可恕——在地铁里大规模无差别杀人,造成4人死亡,22人受伤。

整个台湾都为之震惊。

为什么要杀人?

——求死。

最好是当场被击毙那种。

郑捷求死的欲望十分强烈,此举是他期待了多年的结果。

这个想法,在他小学五六年级时就已在心里深种。

动手的时机和地点,也经过严密筛选:

一是人流密集,“多杀几个人才会被判死刑”。

二是他已年满二十岁,需要完全负法律责任。

这是一场在完全清醒状态下的预谋杀人。

他似乎也早就预料到自己的结局是什么。

无论是在押送至法庭听判,还是在狱中,郑捷始终只有一种姿态——面无表情的平静。

用契诃夫的话来形容:

冷漠无情,就是灵魂的瘫痪,就是过早的死亡。

他仿佛早已心死。

是什么导致一个正常人沦为冷血无情的行尸走肉?

负责郑捷案件的律师,也是《与恶》中的王赦律师的原型,黄致豪。

他眼中的郑捷,失去了生的渴求。对一切都无所谓,看不出悲喜。

唯独在一件事情上,他的态度异常强硬——不要牵扯到家人。

然而,如此严重的恶性事件,媒体和公众怎么会放过郑父郑母?

郑捷被捕后,郑父在受害者的头七前来吊唁,却被赶来的记者团团围住。

他语意哽咽,微弓着背,不敢抬头。

他想替儿子向受难者忏悔。

言语的力量单薄,他只好一遍遍地下跪、磕头道歉,以此冲刷内心的罪恶感。

这时,人群中突兀地传来一声:别假了!

他们的悲痛在旁观者面前,只是作秀的虚情假意。

公众对郑捷的愤怒,移位到他父母身上。

郑捷犯下的错,郑父郑母也受到了连坐,一并被社会唾弃。

当狱中的郑捷听说父母下跪求原谅时。

他难得地展现人性尚存的一面——他说,对不起爸妈。

但问到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想法时——他表示,无可奉告。

求死有一万种死法,为何要拉上那么多人垫背?

他的自私,不仅让四个家庭痛失亲人。

也让自己的父母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教育失败的阴影中。

“身为父母,我们教养他的二十一年来

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疏失”

父母至今都不知道,在自己的教育中,到底哪一环出了错。

只能在一遍遍喃喃的低语中,无尽地自我怀疑。

至此,第二个问题又被抛了出来——父母究竟哪里教错了?

又或者说,杀人犯在成长的过程中,哪个因素导致其心理产生出变化?

我们再来看第三则案件。

03

-监视器画面里你拿菜刀砍杀之男子为何人?

-是我亲爱的父亲。

这是砍杀父亲111刀的凶手陈昱安,在伏法后的询问笔录。

从案件上来看,陈昱安就是一个28岁还不出去工作的啃老族。

要求父亲给自己分家产遭拒绝,恼羞成怒的陈昱安守在家楼下的门口,等父亲出门上班时,用刀刺向了他。

律师形容第一次见他时的样子:

脸色铁青,眼神中透着邪戾,仿佛全世界都是他的敌人。

这种恨意,在家人面前尤为明显。

出庭时母亲看见他都躲得极远,眼神中带着惧怕。

她怕儿子出去以后会对全家人不利,不断地给法庭寄去文书,恳请判处儿子死刑。

这样的想法,并不是杞人忧天。

检察官问他对其他家人的想法时。

他答——“恨之入骨。我也想对他们行凶。”

可杀人犯真是天生的吗?

家庭的教养也难辞其咎。

嗯,天下当然没有父母会教孩子去犯罪杀人。

但很多看起来跟善恶无关的教育,却会导致其价值观产生偏差,进而扭曲人性。

父母从小教育陈昱安的理念就是“金钱至上”,甚至不允许他交朋友,只让他跟弟弟玩。

这样的观念一直影响了陈昱安的人生。

对钱的渴望。

几乎每次和人通信会面,他都会谈到一个核心:要钱。

对沟通的迫切。

他没有朋友,和外面的世界几乎是“失联”的。

可只要有人表现出一点点关心,他就像变了个人一样。

台湾废死联盟的法务主任林慈伟在偶然之下,开始和他通信。

陈昱安对他展现出了亲昵和信任,寄给他的信件厚厚一沓,多达62封。

律师每隔一两个月也会去探望他。

而陈昱安每次的迎接方式,都是用跳的,叭叭叭地一个人讲个不停,兴奋得不得了。

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矛盾的一面——一个杀死至亲的死刑犯,却对生人有一种不设防的亲近。

到底是多深的仇恨,才会选择弑父?

在陈昱安寄给友人的信件中写到:

“他们从来不听我的心事,不重视我内心的感受,却以打骂的方式来教育我,父母亲灌输了我在这个尔虞我诈的世界中唯有金钱至上的至理名言……我将所有的委屈耻辱跟怨恨深深地埋在心里很多年,那些负面情绪犹如一颗核弹一般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对我而言,背叛伤害我的一切人事物,就只能以死来偿还。”

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缺位,萌生了陈昱安极端的性格。

就像北大吴谢宇一案。

一个拥有光明前途的高材生,却极端选择了弑母,一时间,舆论哗然。

他们都拥有共通的一点——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精神上的独立。

陈昱安积攒多年的怨念,也化作刺向父亲身上那一刀刀尖锐。

可愤怒,有随着杀戮而平息吗?

没过多久,狱中的陈昱安就出事了。

一个普通的早晨,他被发现时,身体已经硬了。

他选择了自缢,用一根橡皮筋,轻易终结了自己的罪恶。

我们无从知晓他选择死亡时的心情。

但唯独一点能确认——杀死父亲,并没有让他27年来心中的愤怒与不满得到平息。

反而是另一种痛苦的开端。

陈昱安死后,家人拒绝认领。唯一为他悲伤的,只有辩护律师。

得知陈昱安的死讯后,除了难过以外,他涌上心头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悔恨。

自己多去探望他,陈昱安是不是就不会自杀

他只能哑然地苦笑:

“所以我有罪。”

什么是罪?

陈昱安的弑父是天大的罪。

那律师没去探望有罪吗?

陈昱安从小被灌输的错误观念有罪吗?

《死刑犯》在对犯人的追讨中,给了我们许多思考的空间。

04

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要了解死刑犯?

人类的善与恶,罪与罚,不是简单地用生与死就能一笔算清。

只有把死刑犯视作一个人。

找回他人性的一面,倾听他说的“人话”。

才有可能拯救更多依然活着的人——抚慰死难者家属,防止迷路者走错,避免无辜者受害。

肉叔想起《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里,采访过一个专门替死囚写遗书的人,欢镜听。

欢镜听拿着笔的手一直在抖。

反而是对面戴着手铐脚镣,坐在木地板上的死刑犯安慰他:

“大哥,你害怕什么,明天要死的人又不是你,是我呀。”

一想到眼前这个鲜活的生命,再过几个小时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欢镜听就害怕得发抖。

有一个他记忆深刻的死刑犯,21岁,高大白净的帅小伙。

本来老老实实一个人,两年前却突然杀了人,成为被媒体疯传的刑事案主角。

临死前,这个小伙先表达了因自己的事让家人蒙羞的歉意,忏悔来世不再走上这条路。最后,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吃一次酸菜鱼。

整个记录过程都很平静的他,却在吃酸菜鱼时,默默流泪。

这是活着才能感受到的味道,以后不会再有了。

看着他吃完的欢镜听这才意识到,原来死刑犯对活着,如此渴求。

失眠的,话痨的,千姿百态的死刑犯,欢镜听都看过。

死牢里往往一片死寂,时钟的滴答声,也是生命结束的倒计时。

到了后半夜,绝望的情绪越来越浓,死刑犯开始抬头留意窗户。

当窗外的雾气渐渐散去,晨曦一点点明亮起来的时候,就意味着生命即将走到终点。

六点半早餐之后,就该给死刑犯换戒具,五花大绑送上刑车。

这时,对死亡的恐惧达到极致,有大小便失禁的,有整个人瘫痪在地的。

但也有给自己壮胆,不怕死的。

欢镜听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么一个无畏的女死囚。从进来到离开,她一直在唱着一首,当年流行于在云南下乡的重庆知青中的歌:

“少女的心,秋天的云

多少个忧愁苦闷的夜晚

多少个欢乐愉快的黎明……”

一边唱,眼泪一边滴落在遗书上。

欢镜听看到她眼里的光彩,带着对人间情感的眷恋。

最后她要求化了妆,就这么轻轻哼着歌,走上了刑车。

不管死刑犯们留不留遗书,欢镜听在最后离开前,都会给他们鞠一躬。

“我要感谢他们,他们在这个时候,给我说的那些都是真话。”

这段经历让他看到,即使是犯下滔天罪行的死刑犯,他们的生命里,都有另外一份容易被大众忽略的东西——人性。

展现死刑犯最后的日子,最脆弱的一面,最真诚的自白。

至少能让在世的人,学会敬畏生命。

就像给即将被世界遗忘的人写遗书一样。

这部记录死刑犯的最后时光的《我的儿子是死刑犯》,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部纪录片,它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尽管聚焦了好几个案件,但由于没有深入挖掘,总是点到为止,导致呈现的效果较为浅薄。

受害者一方的缺位,也让影片的视角有失偏颇。

但,肉叔认为,它足够清醒。

它没有要为死刑犯开脱,而是用一种更温情的方式,试图还原真相。

既要给予死刑犯生而为人应有的尊重。

也要保留我们追问的权利。

毕竟,把愤怒的拳头砸向杀人犯,并不是罪恶的终结。

就像《与恶》中说的那样:

“难道把这些人全部抓起来,把他们都杀了,让他们消失在这个世界,社会就会变得更好吗?”

并不会。

不原谅是理应。

但杀人犯们的声音,也应该值得被倾听。

我们无法预料到下一场无差别杀人是在什么时候。

唯有在持续的追问里,才会有回响的可能。

我们与善的距离,才能更贴近一步。

编辑:西雅图不想睡

标签:
相关阅读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热辣美图
热门视频
    大事件电影节盘点吧
    • 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

      《说好不哭》是周杰伦与方文山的词曲作品,方文山走心的歌词让整首歌极度有爱情电影的氛围,这次邀请到阿信来对唱,让周氏情歌产生新火花!而MV由金奖导演陈奕仁执导,描述一对恋人在东京坠入爱河的故事。

    • 吴亦凡恋情疑曝光

      日前,有媒体拍到吴亦凡开车与女子一同回家疑似恋情曝光。当天,吴亦凡助理先将女子送到车上,随后吴亦凡带着渔夫帽口罩现身,与女子坐在车后座。一行人一同回到吴亦凡住所,在车库吴亦凡与该女子一路十指紧扣,在家中共度二人时光之后,吴亦凡匆匆离开继续工作行程。

    • 肖战陈情令

      由肖战和王一博主演的《陈情令》前段时间火的一塌糊涂,在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前,很多《魔道祖师》的粉丝都是十分拒绝的,觉得《陈情令》会和之前的《斗破苍穹》一样,是一部毁原著的剧。然而在真正播出之后却发现,这部电视剧改编的意外的好看,特别是主演肖战简直完美的还原了魏无羡这个角色。

    • 具惠善爆料安宰贤有外遇

      近日,韩国明星夫妻具惠善与安宰贤离婚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两人自从2016年结婚以来一直十分恩爱,是外界公认的模范夫妻,两个人的日常十分甜蜜,因此收获了不少来自外界的祝福。可是近日突然爆料称,安宰贤变心出轨,似乎已对婚姻失去了激情,有意离婚。今日,具惠善又爆料称安宰贤有外遇,但仍不想与安宰贤离婚。网友:为什么不能学宋慧乔,洒脱一点,不爱就学会放手。

    • 2016戛纳国际电影节

      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在5月11日到22日正式开始,最精彩的戛纳国际电影节莫过于红毯秀及众星云集的颁奖典礼。想要知道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颁奖盛况吗?男人窝小编这就大家带来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各种精彩瞬间,大家别走开!精彩继续。

    •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2016年第6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即将来临,高大尚且国际范十足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又是群星争艳时刻了,那么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节红毯又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内容在等待着大家呢?红毯是最令人瞩目的时候,但是颁奖典礼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它是对演员导演的一个肯定,是不是很期待呢?

    • 2015年台湾金曲奖

      2015年台湾金曲奖将在6月27日开始,第26届台湾金曲奖入围名单已经公布,蔡依林凭借最新专辑《呸》势不可挡,一举拿下9项提名,紧随其后的就是7项提名的莫文蔚以及6项提名的徐佳莹,而周杰伦、张学友、张惠妹也纷纷拿到了三项提名。

    • 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今年已经举行到第18届了!2015年上海国际暗影街将会在6月13日举行,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红毯由功力和章子怡作为领衔举行,安德烈-萨金塞夫任金爵奖评委,将会展映众多电影人的经典作品,还有创投平台的多个跨国合作项目值得期待。

    • 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

      近段时间,又是一年的艺考大日子,北电、中戏、上戏、浙传等艺术名校也是很快的成为了媒体的关注对象,不少年少成名的明星为了能够在在娱乐圈中更好的发展都会选择在这些明星名校中深造。而在最近崭露新角的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也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 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

      文化影视行业的繁盛发展,使得不少人越来越注重起了文化影视作品的版权问题。而此前大热的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这部无论是口碑还是收视都爆红的佳作也是深陷抄袭风波。

    • 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

      面对网上传言有知名男星即将在情人节公布恋情的曝光,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胡歌超高的人气和适婚的年龄,使得网上一有关于男星的感情曝光,就会引得无数的目光关注。

    • 周星驰走下神坛

      今年的春节档虽然也是百花齐放,但慢慢的却变成了《流浪地球》一枝独秀。周星驰走下神坛,此前备受期待的由星爷执导的《喜剧之王2》在今年的春节档成绩也是未有预料中的好,甚至不少人认为星爷的电影是一年不如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