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男人窝时尚网精彩专题

尔冬升,他不仅仅是爱八卦

头像
编辑:xal577
2020-12-01 23:40:33  来源于:男人窝

有些人一辈子专做一件事。像在香港电影导演里我最敬重的徐克和许鞍华,他们生命里只有电影。但我喜欢尝试不同的东西,旅游也尽量去不同的地方。比如我一辈子没上过综艺,现在终于上了一次,以后会不会再上不一定。我觉得我还是八卦、好奇多一点。有一次我和许鞍华导演谈到生死,不知道怎么会提到这个问题,她说她以后要死在拍电影的现场。我说我不希望。

我希望那个时候我正在度假村里潜水。

文|杨宙

编辑|槐杨

如果导演也可以按记者型和作者型划分的话,在尔冬升过往30多年的导演生涯里,他大部分时候都属于前者——如他自己所言,调查型记者。

他在电脑里建立了无数个文件夹,从毒贩、精神病患者,到潜水者、打工妹,几乎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会在网上、书中搜集各种各样的新知识,放进文件夹里,以备日后筹备新戏时调度。更多时候纯粹是个爱好,《门徒》已经拍完10多年了,也没有拍第二部的打算,但他每年都会上网看看,这一年毒品的种植地区有什么新变化。

他的作品许多都与社会边缘和底层相关,比如34年前他的第一部片子《癫佬正传》以精神病患者作为主角,《忘不了》里的小巴司机,《门徒》里的卧底与毒贩,还有前几年在横店拍摄的路人甲群演。与其说这些来自导演的社会关怀,不如说来自他对各个阶层与人群无差别的关心与好奇,我就是爱八卦,他说。

回过头来看,香港的每一代导演都有其所处的浪潮,但尔冬升并不算其中顺时代而生的创作者。他似乎总是没赶上趟,香港新浪潮电影崛起时,他20岁出头,却困在邵氏长达10年的演员合约里,终日在香港新界的片场拍日趋过时的武侠片;凭借几部现实题材作品追上新浪潮的末班车后,他又遇到了90年代香港本土资本萎缩,拍《新不了情》时他找不到投资,只好拿出自己的积蓄;香港导演北上内地拍片成风时,他也不是最早的一批;最近10余年,他也不得不考虑内地市场需求,放下过去的现实题材,开始拍《枪王之王》、《大魔术师》等商业片,就连监制后来大卖的《窃听风云》时,他也花了整整两年才筹到足够的资金。

拍电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有才华和能力、有社会关怀与洞察力并不足以维持大型工程的运转。在这方面,尔冬升无疑是务实的一派。他很早就说过,电影本身并不那么重要,它的娱乐与大众属性,注定了它就是一种商品,因此他对电影没有太大的执念。他似乎也不介意自己在香港电影导演坐标系中略显模糊的定位——不像王家卫、杜琪峰那样具有强烈个人风格,也不像许鞍华等导演那样专注现实与文艺题材。

1994年,尔冬升凭《新不了情》获得了人生第一个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当时的颁奖嘉宾是周润发和许冠文。许冠文那段开奖词现在看来是尔冬升导演风格的注脚:香港有一种导演,最紧要是追求金像奖,话知你(不管你)卖不卖座,你老板跳楼是你的事;还有一种导演是,话知你拿不拿金像奖,最紧要的是卖座——而尔冬升是两种都有。

但无法忽略的是,在务实与平衡中,尔冬升总是在一些可能的空间里,做一些不计成本的追求。许鞍华曾在90年代做过一个访谈节目,与尔冬升聊起当年拍摄《今夜星光灿烂》的往事。当时许鞍华拍摄时经费短缺,尔冬升二话不说就免费参演,还要给她一笔钱,按她的话说,推让间两人在电梯间里差点打了一架。

访谈里两人站在香港的街头,当时45岁的许鞍华问35岁的尔冬升,小宝(尔冬升的小名),你是不是成日都对人那么好的?尔冬升不好意思地说:我有目的的,一半原因是我想看看你怎么拍戏。演员的价格很难讲的……看你愿不愿意咯,有些戏给多少钱你都未必肯做。

北上的这几年,尔冬升也冒着赔本的风险,拍摄了以横店群演为题材的《我是路人甲》。片中主角都来自横店群演,演技等专业度没有保证,电影出来后也饱受诟病。但尔冬升坚持用这些演员,还不惜耗费更多资金同步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后来他接受《凤凰非常道》的采访时说:穷不是一个罪,他们(群演)没有钱去念书,但要有一个公平的制度给他往上爬才可以啊。

今年参加《演员请就位2》,63岁的尔冬升在节目中对演员们的点评耿直而刺耳。他对年轻演员直言,你知道你这种外形的演员全中国有多少个吗,靠样子是没用的。他告诫粉丝,不要妨碍偶像的前途。

尔冬升在《演员请就位2》中点评演员

这些犀利的言论或许让尔冬升比以往任何一部作品出圈。但综艺总归是个舞台,舞台与现实存在边界。尔冬升告诉《人物》,现实中他不习惯过多地干预和批判演员。更多时候,他愿意待在角落里观察演员们的动作神情,研究他们每个人的表情丰富度,再把这些记在脑子里,以后拍戏遇上相似的角色时,他好随时调度出来,与演员对上号。没有出于资本、流量和市场等因素的权衡,至少在他个人能够选择的范围里,他认为每个演员都有其可能性——无论他们在市场评级中是拿到B还是S。

一如既往的观察家。观察世界,观察演员,观察陌生人。

这一天《人物》对尔冬升的采访在他位于北京东北角的无限映画公司进行,当时最新几期节目尚未播出,尔冬升谈到了他邵氏时期的新演员经历、导演生涯的开端,以及作为一个调查记者型导演对世界的好奇。

以下是尔冬升的口述:

1

节目播出后,很多人说我敢说,其实是上节目我才会这样。

我小时候很怕听到那些老人一天到晚在我耳边唠唠叨叨,说这个说那个,很讨厌。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不会在拍戏的时候在工作人员面前说这些,我通常会轻轻走过去跟演员说,或者在私底下跟他说,应该要怎么去演。《演员请就位2》的录制过程中,我对这40个演员基本上都有某个程度的了解——但这跟他们戏里演得好不好一点关系都没有。

在节目里,很多时候我都在监视器前观察,看看演员们被批评时,表情是怎么样的,那是他们更真实的状态。选角的时候,我更习惯的做法也是去参加演员的生日聚会,或者吃个饭,知道他们在开玩笑、哈哈大笑时,表情动作灵不灵活,才能尽量知道他们能够去到多广泛的表情。比如生气两个字,不同演员表演起来会有很大的差异, 每个演员都是独立的个体,只有当我越了解一个演员,才能越明白TA的优点和缺点,更好地去指导。

这样(细致的做法)确实挺累的。比如之前最难最累的,是我在拍《我是路人甲》这类戏的时候,戏里从主角、配角到群众演员,都不是专业演员出身,我就需要拍摄完后一遍遍看回放,分批、分帧地看演员们在不同镜头里的差别。

那个时候我也可以找一些专业演员去演路人甲,但我更在意的是能不能演出真实感。真实感包括对白——写剧本时,我发现没有办法写出很地道的对白,就找了一批群众演员,给他们一个方向,让他们即兴表演,我录下来,重新编辑他们的对白,因此剧本里许多对话都取材于他们自己。如果去找那些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来演,也不是不行,但我还要重新带他们去体验真实的生活,再开拍,这样更困难,拖的时间更长。

我当时还拍过一段戏,戏里的一个群众演员抛家弃子来到横店当群演,突然接到了一个有台词的角色,却在念台词时发挥失常而崩溃了。这是一个戏中戏,我叫了两个朋友来帮忙,我在戏里演一个导演,朋友在外边做真正的导演喊开机,还故意临时给这个演员改台词,把台词改得很难背,让他真的忘词紧张。就在这个真真假假之间,我们抓到他真实的情绪。他那种恐慌的眼神,一般演员演起来也是有难度的。我喜欢演员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一些真实神情。

要了解一个演员,是要时间的。但《演员请就位》节目组的困难在于,40个演员的档期一早就谈好了,但过程中演员有变化,有时我们对后面那个演员是谁都不知道。节目组不知道我们拿了剧本之后要临时修改,不知道我们真的要拍好一个短片要花多长时间。比如我拍《隐秘的角落》,前面4天改完两个剧本,每个剧本拍两天,后面两天制作,第10天就要去录影,把我累死了。这种情况下只能尽量让戏完整,不要有那么多错漏,要拍得好是不可能的。在我的角度,我还要去编排故事,尽量让演员们表演得出来,还有剪辑、对白分配等,很烧脑。

所以我觉得,综艺节目尝试一下就好了。每个人生活里都在演戏,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在这个节目里,真真假假,真亦假时假亦真,你们自己判断。

尔冬升在《演员请就位2》中导戏

2

我是演员出身,这个行业几十年的变化非常大,几乎换了一批人,但现在这种流量明星,包括演员很被动地等工作、被挑选的情况,都是一种重演。

我们那时候演员没有那么多来源,没有那么多科班出身,很多是行内人的小孩。那时我读中学,姐姐在加拿大,母亲看我在香港念书不专心,想让我赶快去外国读书。但我不太想去,因为在谈恋爱。看一场我哥哥电影的首映时,当时邵氏的主管碰到我,问我妈妈这是谁,知道了我是姜大卫的弟弟。没几天他们就找上门,问我要不要拍戏。

摄影师、灯光师、制片到化妆,我们这个家庭干这个行业的有20多人。我从小就在片场长大,觉得演员没什么特别的,签约就签约吧,也没有说有机会当明星多么兴奋。

签邵氏,我没进邵氏的训练班,直接进去就签约了,死约是8年,另两年生约也得留在那个地方。我拿月薪,第一年每个月1000块钱,那时候一个高中毕业的人去做办公室助理,大概是四五百块钱,所以我觉得已经很好了。不同的导演就是不同的老师,李翰祥、谢晋是那个年代出名的大导演,我拍的是楚原的戏,他也很会教。但那时候我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这对我来说就是一份工作而已。

当时邵氏是好莱坞式的大厂,一年基本就拍4部戏,一部戏要拍上120天。那时候流行武侠片,公司的写实片不多,但我是年轻人嘛,看的戏也是现代的。一拍古装戏,我们每天粘着头套、穿着古装,就不是一个真实的人,所以我拍到后面就有点厌恶了。但我们在公司完全没有话语权,叫你拍A你就拍A,叫你拍B你就拍B,一直工作,没有自由。夸张一点说,我觉得自己当时就像在煤矿里,被抓进去当了黑工。

明星也基本上是跟社会隔绝的,没有一个明星能随时出去逛街,观众不会接受的,他们都希望明星是一个梦想中的人。所以那时候我基本与社会脱节,住在一个郊区,长期住在那边的宿舍里。大部分时间就是拍戏,夏天有空就游泳、养狗,真正的生活是没有的。

到我25、26岁时,邵氏以外的电影圈已经很旺了。我们是学徒制,在又大又老的公司里面,跟不上时代了,而当时最早一批留学回来的电影专业的导演,像许鞍华、徐克导演是所谓的学院派、新浪潮,他们用的镜头、打光的方法都是很现代的,就连画幅比例都跟我们不一样。当时徐克拍了《金刀情侠》、《蝶变》,用电影的手法去拍电视剧,让整个影视圈都非常震撼。许鞍华导演则一直在香港电台里面拍胶片剧,半小时一集,也是令人耳目一新,对我们老派的电影打击很大。新一代出现了,而我们还在邵氏公司里,变成了很老套的东西。

25、26岁,我很焦虑,怕出去之后再也没人请,怕自己已经过了黄金时间,没有价值了。演员需要等工作,比较被动,当导演、编剧还能主动出击,可以写一个剧本推销自己,所以我想,做幕后可能才是比较长远的。

转幕后,也是靠个人兴趣去偷师。那时候拍不同导演的戏,我就在旁边看他们怎么教新演员,怎么和演员沟通,我没有做过笔记,也没有整套的理论,但后来我做导演时自然而然地用到了那些技巧。我们在大片场里到处玩,不拍戏的时候就去配音间,去认识配音师,然后去剪辑部门认识剪接,所有后期部门我们都会去玩,都有朋友在里面。那是我最恐慌的一段时期。在里边有没有学到经验?当然是有的,我现在很多东西都是那十年里学回来的。所以我曾经说过,我在那十年里,失去了青春,得到了经验。

尔冬升和徐克在《三少爷的剑》片场

3

我恐怕是香港认识三教九流最多的一个导演了,上到特首,下到毒贩,各行各业包括警察、法官我都有可以聊的人,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我都很好奇,因为那是我不可能过的生活。

小时候我也住在一个很有趣味的地方,九龙城旁边的九龙城寨。那里隔两条街就是九龙塘——九龙最贵的区域,全部是花园洋房。但我是基层出身,家里也不是有钱的家庭,在电影圈里算是比较辛苦的,我们住在九龙城寨一个三不管地带,街上全是摊贩,干活的、卖衣服的,小孩子跑来跑去。当年所有的飞机都在我们屋顶上飞过,那条马路叫狮子石道,抬头就能看见狮子山。

当了所谓的明星后,我就跟原来的生活完全脱节了,我非常急于回到这个社会里面,因为那才是真实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邵氏那十年的影响,我更喜欢拍写实的东西。

1986年我转做幕后,很偶然地被街上的一些流浪汉吸引,我找到一些社工,才知道这些流浪汉里有些是精神病人,尽管每个人都有档案记录,但按当时香港的法律,他们如果没有伤人,是不能送进医院的,所以有很多社工看着他们。我拍了太多武侠片、古装片,所以作为新导演,我选了这样的现实题材。

我慢慢地搜集资料,剪报,找精神科问题的资料,问了许多人,最后用了八九个月写完了我第一部片子《癫佬正传》的剧本。因为没钱,我还去台湾拍了两部戏,因为那时候台湾流行请港星,我和郑少秋赵雅芝三个人轮流拿最高片酬。那些戏很粗糙,我只拍了3部,但每次没钱的时候,它都能救我的命,赶快拍个电视剧,赚了钱之后又当导演。

《癫佬正传》出来后,我有一个很大的遗憾。当时香港一些社区里会建立一些中途宿舍,让精神病患者在里面康复,再让他们回到社区和家庭。但我在戏里加入了暴力的东西,引起了一些市民的恐慌,破坏了一些社会工作者的努力。这虽然是商业手法,但在社会层面上造成了负面影响,我也没有办法再在那部戏之前做个说明,是个挺大的遗憾。

有人说我像个社会观察家,你让我自己说,可能只是我八卦而已,我喜欢留意社会上的问题。拍《我是路人甲》,也是因为我在横店跟徐克学拍3D特效时,发现了路人甲这个群体。所有人都知道横店里有清宫、秦王宫,但他们不知道原来站在城墙上回头一看,对面的居民楼是那样的,从来没有见过的景观。一个大卡车,后面不是有两个轮子嘛,你能想象吗?人怎么能在这么一个形状的轮子上睡觉,就(挂在)两个大轮子上,整个肚子,还有头和脚,就这么睡。各种想象不到的东西,人怎么会把自己变成这样呢?

为这部戏挑出21个群演后,我找他们来吃饭,他们很多人可能要夜班开工,挣80块钱,让他们晚上出来吃饭,要给他们钱。我当时印象很深,有个人一直在跟我聊天,旁边的人就一直叫他,吃啊!意思是快吃,这个局完了,可能就没有下一桌菜吃了——很多这种细节,我开始慢慢了解这些人。

在横店,群演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不像一般的民工,随便什么工作都接,他们是有梦想的,尽管对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假的梦想。我认识的最远的,来自齐齐哈尔,他坐最便宜的车过去,几天才能到。他们那么年轻,为了演戏来到横店,吃不上饭,接不到戏,什么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处境,每个人的际遇都不一样。我通过聊天,了解了里面许多年轻人,知道了他们内部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成长背景,家乡那边的环境等等。我蛮八卦,整个过程我还是很充实的。这是我在香港这样小的地方看不见的小型社会。

当编剧和导演,不需要是个专家,你需要八卦,你需要是个通才,对什么都要有兴趣。拍《门徒》时,我搜集了很多资料,包括内地的、全球的毒贩状况,每年联合国的数据报告,我觉得一点也不枯燥。尽管我不会再拍《门徒》第二部,但现在我还是会想知道它发展得怎么样了,比如新兴的种植生产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增长了,什么地方降低了。我也从不让助理帮忙找资料,就好比我做木工,我要自己做个桌子——这是我的乐趣。

这样的乐趣还包括看纪录片、看书。我喜欢看余华、苏童、阎连科,现在视力差了,晚上灯光不够看不了,但我已经读过一万本书了。看纪录片也不是因为我要拍,而是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看完一个细致的东西,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又多了一点。

现在我看到年轻演员坐车全程都在看手机,我跟他们说,演员一天到晚对着手机,有用吗?干这行的,演员、编剧或导演需要有足够的人生阅历,所有的东西都要靠吸收。如果都是通过热搜,被手机里虚拟的东西掌控了的话,世界上发生的事情都会快得像一个个流程,变成很表面的东西。

尔冬升在《我是路人甲》片场

4

回内地当导演,我们常开玩笑,哇,真过瘾。因为地位真的太高了,在剧组里像神一样。有时我去很远的地方,下着毛毛雨,我身边一个人打伞,一个人拿手电筒,我赶他们走,你们不要跟着我,我要自己思考。我在现场还发过一次脾气,那次现场已经打好了光,磨砂纸、打光板,很多器材都置好了,结果我和一个演员路过,他们又把东西挪开,给我们让路。我就觉得不可思议,马上要拍了,你怎么能去动打好光的东西呢?

在香港,剧组是没有照顾导演的习惯的。所有工作人员,不管哪一个岗位,场务、道具、清洁都没有伺候别人的感觉,道具就是要负责好那些贵重的器材,他们会做好自己专业内的事情,大家基本上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尊重所有人。

电影就是个扣分的游戏,想完成自己的想法,把一部戏拍到101分,很多时候是做不到的,你犯的错误多了就会影响预算和质量,只能让它不要扣那么多分数,而这需要靠团队才能成功,每个岗位上的人都很重要。导演有他的重要性,但也不是高人一等,我刚才说的群演,包括场务工,没有他们,整部戏也拍不出来,他们都有他们自己的价值。

有一次在怀柔拍戏,我们也给群演搭了帐篷。我看到有个人拿着饭盒站在街上,当时还下着毛毛雨,我走过去,他没有理我,一直吃饭,他应该早餐也没有吃。我说你为什么不坐在那边吃呢?演员是个高尚的行业,为什么要像个要饭的一样。我相信我们那个是第一个有帐篷和桌子、让群演们坐着吃饭的剧组,起码在横店是第一个。当然我并不是在批判什么,这可能是文化差异,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形容,没什么对错。

这个行业每年有新的人进来,每年都有新的人淘汰。现在香港有各种基金来支持年轻导演,我也在帮忙做一些监制工作,有时候给我10万块,我就把钱贴回去,让他们吃得好一点。过去许多人帮助过我,现在也到了我回馈行业的时候。

但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多厉害的导演,也不觉得一部电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电影最多能把问题提出来,它不能解决问题,像《素媛》那样让整个国家的法律受到影响的电影是绝少的。我认为有些纪录片甚至有更高的价值,它们花上两三年的时间专注某个议题,或者拍一些贫困群体,能提出更多的问题。而电影可能娱乐性高一些,受众多一些,它终归还是一个故事——你在某个年纪,看到某个剧情或对白对你有启发,就很好了。我没有太大的执念。

有些人一辈子专做一件事。像在香港电影导演里我最敬重的徐克和许鞍华,他们生命里只有电影。但我喜欢尝试不同的东西,旅游也尽量去不同的地方。比如我一辈子没上过综艺,现在终于上了一次,以后会不会再上不一定。我觉得我还是八卦、好奇多一点。有一次我和许鞍华导演谈到生死,不知道怎么会提到这个问题,她说她以后要死在拍电影的现场。我说我不希望。

我希望那个时候我正在度假村里潜水。

图源尔冬升微博

标签:
相关阅读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热辣美图
热门视频
    大事件电影节盘点吧
    • 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

      《说好不哭》是周杰伦与方文山的词曲作品,方文山走心的歌词让整首歌极度有爱情电影的氛围,这次邀请到阿信来对唱,让周氏情歌产生新火花!而MV由金奖导演陈奕仁执导,描述一对恋人在东京坠入爱河的故事。

    • 吴亦凡恋情疑曝光

      日前,有媒体拍到吴亦凡开车与女子一同回家疑似恋情曝光。当天,吴亦凡助理先将女子送到车上,随后吴亦凡带着渔夫帽口罩现身,与女子坐在车后座。一行人一同回到吴亦凡住所,在车库吴亦凡与该女子一路十指紧扣,在家中共度二人时光之后,吴亦凡匆匆离开继续工作行程。

    • 肖战陈情令

      由肖战和王一博主演的《陈情令》前段时间火的一塌糊涂,在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前,很多《魔道祖师》的粉丝都是十分拒绝的,觉得《陈情令》会和之前的《斗破苍穹》一样,是一部毁原著的剧。然而在真正播出之后却发现,这部电视剧改编的意外的好看,特别是主演肖战简直完美的还原了魏无羡这个角色。

    • 具惠善爆料安宰贤有外遇

      近日,韩国明星夫妻具惠善与安宰贤离婚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两人自从2016年结婚以来一直十分恩爱,是外界公认的模范夫妻,两个人的日常十分甜蜜,因此收获了不少来自外界的祝福。可是近日突然爆料称,安宰贤变心出轨,似乎已对婚姻失去了激情,有意离婚。今日,具惠善又爆料称安宰贤有外遇,但仍不想与安宰贤离婚。网友:为什么不能学宋慧乔,洒脱一点,不爱就学会放手。

    • 2016戛纳国际电影节

      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在5月11日到22日正式开始,最精彩的戛纳国际电影节莫过于红毯秀及众星云集的颁奖典礼。想要知道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颁奖盛况吗?男人窝小编这就大家带来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各种精彩瞬间,大家别走开!精彩继续。

    •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2016年第6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即将来临,高大尚且国际范十足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又是群星争艳时刻了,那么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节红毯又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内容在等待着大家呢?红毯是最令人瞩目的时候,但是颁奖典礼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它是对演员导演的一个肯定,是不是很期待呢?

    • 2015年台湾金曲奖

      2015年台湾金曲奖将在6月27日开始,第26届台湾金曲奖入围名单已经公布,蔡依林凭借最新专辑《呸》势不可挡,一举拿下9项提名,紧随其后的就是7项提名的莫文蔚以及6项提名的徐佳莹,而周杰伦、张学友、张惠妹也纷纷拿到了三项提名。

    • 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今年已经举行到第18届了!2015年上海国际暗影街将会在6月13日举行,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红毯由功力和章子怡作为领衔举行,安德烈-萨金塞夫任金爵奖评委,将会展映众多电影人的经典作品,还有创投平台的多个跨国合作项目值得期待。

    • 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

      近段时间,又是一年的艺考大日子,北电、中戏、上戏、浙传等艺术名校也是很快的成为了媒体的关注对象,不少年少成名的明星为了能够在在娱乐圈中更好的发展都会选择在这些明星名校中深造。而在最近崭露新角的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也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 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

      文化影视行业的繁盛发展,使得不少人越来越注重起了文化影视作品的版权问题。而此前大热的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这部无论是口碑还是收视都爆红的佳作也是深陷抄袭风波。

    • 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

      面对网上传言有知名男星即将在情人节公布恋情的曝光,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胡歌超高的人气和适婚的年龄,使得网上一有关于男星的感情曝光,就会引得无数的目光关注。

    • 周星驰走下神坛

      今年的春节档虽然也是百花齐放,但慢慢的却变成了《流浪地球》一枝独秀。周星驰走下神坛,此前备受期待的由星爷执导的《喜剧之王2》在今年的春节档成绩也是未有预料中的好,甚至不少人认为星爷的电影是一年不如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