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走出围城
- 编辑:xal577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首席人物观,作者丨殷万妮,编辑丨江岳
01 两次转身
贾樟柯上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对着镜头抛出“还要不要拍电影”的哀叹,是在2013年一部关于自己的纪录片中,他刚被通知《天注定》被取消公映。
收到通知的贾樟柯久久沉默,这是他在镜头前难有的犹疑与迷茫。
“没法在这个行业里面做了,空间太小。”
《天注定》中的四个故事都来源于社会新闻,贾樟柯是编剧和导演。2013年5月,作为唯一一部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片,它顺利将最佳编剧奖收入囊中。
参加戛纳电影节前,贾樟柯曾对外声称影片一刀未剪,并顺利过审,拿到了上映许可。然而大半年后的11月19日,贾樟柯收到电影取消公映的通知,而他本人被喊到了广电总局。
贾樟柯失落到底,半年后,他才重新投入新电影的筹备工作中,这部新电影正是2015年上映的《山河故人》。
第二次,贾樟柯因“离开”而引起业内震荡的,便是在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中,公开宣布自己及其团队将退出电影节。
影展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场公开活动上,贾樟柯哭了。
一年前,贾樟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提及:“在中小城市存在着强烈的艺术需要,以及存在着非常多潜在的未来的创作力量,但是资源不太会为他们倾斜。”
贾樟柯对此有着很深的体悟。20岁出头时,他看了一部电影——由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当时,他在太原学画,看电影是他的日常消遣。贾樟柯对这部电影印象深刻,“没有故事、没有动作、没有我平时看电影喜欢的一切,但是慢慢地我看到了黄土地。”
看了还不到十分钟,他就开始流眼泪,一直到影片结束。从电影院出来的那一刻,贾樟柯定下了人生方向——未来要做一名电影导演。
光阴似箭,近三十年过去了。21岁的贾樟柯,带着几本小说和一个电影梦离家远行。快50岁时,他又重返故乡,带上了电影和文学。
02 放映权
1998年,陈丹青突然接到朋友从北京的打来的越洋电话,电话那头说:“最近出了一个人叫贾樟柯,拍了一部电影叫《小武》。”
那一年春天,陈丹青回中央美院代课,在美院又看了一遍《小武》,这一次是贾樟柯亲自播放。那时,北京各大高校是贾樟柯不断播放电影的实验场,他拍摄第一部短片《小山回家》时亦是如此。
放映《小武》时,拷贝只有16毫米版本,国内做不了字幕,影片又杂糅着晋语汾阳话和东北话,每放映一场,贾樟柯都站在最后一排,一束灯光打在他身上,角色一有对白,他就在一旁做同声“传译”。
小武,是一个山西县城的小偷,他穿着整齐,戴眼镜,身穿大两号的西装,成日在空旷的大道上晃来晃去,他自称是干手艺活的。
时代变更,昔日同伴靠走私烟草发了财,结婚时怕别人知道自己曾是小偷,便没通知小武。小武却依然来了婚礼,因为小武曾向他许诺要在婚礼上送上六斤礼钱。眼下,朋友不领情,退回礼钱,不再来往。
小武最终失去了友情、爱情和亲情,并因偷窃再次被捕,失去仅有的自由。电影结尾处,小武被当街铐在电线杆上,路人渐渐停下,层层围观。小武蹲下,与群人面面相觑,画面定格在这残酷的注视和窥探下,电影戛然而止。

贾樟柯把镜头聚焦在了一个处于边缘地区的边缘者,而小武又何尝不是穿梭于小镇、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芸芸众生。
陈丹青看完这部电影,曾写道,“中国的小县城有千千万万‘小武’,从来没人表达过他们,但贾樟柯这家伙一把就抓住他了。”
电影最终斩获8项国际大奖,贾樟柯成为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之一,与此同时,他被划入了“第六代”导演行列。
那一年,贾樟柯28岁。
然而,截至2005年《世界》上映,长达8年的时间里,贾樟柯电影生涯开端的“故乡三部曲”都无法在国内公映。
音像店成了贾樟柯电影的“发现地”,有很多年轻人会来这里找他的电影碟片。
2002年时,有一次,贾樟柯在北京小西天的一家DVD店里转悠,他趴在纸箱上猛淘了半天也没收获。老板见他执着,便搭腔问,“有一个叫‘贾柯樟’的《站台》,你要吗?”贾樟柯一时怔住,反问老板,“什么?”老板重复了一遍,告诉他次日到货。
贾樟柯第二天来了,看到崭新的一摞盗版碟片,心里不是滋味。
他回忆这段经历时,说道,“就好像自己的孩子丢了,然后你找也找不见,却突然发现他在另外一个人家,很复杂的感受。”
后来,“贾科长”成了外界对贾樟柯的一个称呼,而这一名字如同影片见不得光的印迹,一直跟随着贾樟柯。
贾樟柯也曾期许过,一家咖啡馆放映《站台》,他前去与观众交流。放映于下午两点开始,咖啡馆四周全是落地窗,空间太亮,好不容易找到遮光布把光遮住,棚顶又开始漏雨,影片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下播完。
“为什么我的电影不能在电影院里面正常地放?有正常的椅子、黑暗的屋子、好的放映机......”
期许,落空,再期许,再落空。贾樟柯一直在等公映的那一天。他的父亲,亦是如此。于父亲而言,电影公映,有更多的意味。比起电影,父亲更担心儿子的安全。
03 出走
出走与归乡的母题贯穿着贾樟柯的人生经验与电影作品。
贾樟柯家在山西汾阳的一个县城,县城不大,地处黄土高原,骑上自行车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用不了五分钟。
这里不通火车。读初一时,贾樟柯学会骑自行车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约上几个同学,一同骑车到十五公里外的另一个县城孝义,去看火车。
大家找铁路,找到就坐在地上,只顾着听远处的声音,直到一列拉煤的火车轰隆隆地从眼前开过,渐渐远去。
在贾樟柯的心里,铁路与火车意味着未来与远方,也意味着打破庸常。
有一年冬天,贾樟柯去拉煤,煤场很远,因为身材矮小很吃力,他拉满一平车的煤走回村子,要一个小时。他一直走一直走,突然听到后面哒哒哒哒的声音,一回头看见是一架直升飞机,飞机飞得很低,掠过灰色的楼群,几乎擦着他的头顶飞过。
“这是我很长时间里头生活里唯一的奇迹。”
他想过离开。
投考北京电影学院于贾樟柯而言,是接近电影的唯一途径,也是离乡的不二选择。从1990年开始,贾樟柯考了三次北京电影学院,结果两次都落榜了。
那时,他跑遍了太原的所有书店,也找不到几本关于电影的书,让他印象深一点的是《艺术概论》,里面有一个章节谈到了电影,贾樟柯就是这样,靠一本书走上了电影学院的考场。他曾为自己设限,27、8岁之前一定要考上。
好在第三年,23岁的贾樟柯终于被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录取。
当辞别父母、离开汾阳,真正踏入北京这片土地时,贾樟柯不无惆怅。
1993年,他刚到北京时,北三环还没有修好,学校周围住了许多修路的民工。在电影学院里,学生用“农民”作为攻击他人的说辞,贾樟柯吃惊,但他也没有因自己的农村成长背景而感到自卑。
他反倒开始发现、相信自己内心经验的价值。彼时,他阅片无数,但在国产电影里仍未发现有一部能与自己的经验对应的片子,他想自己动手。
《站台》是贾樟柯拍摄的第二部长篇电影。县城青年们追火车的场景便出自于这部电影。
汾阳县文工团的一群年轻人呼喊着望向铁路尽头,火车呼啸而过,一切都没有改变。后来,文工团解散,他们四处走穴,辗转于大大小小的车站,却依旧停留在此处。

他们渴望、失落。夜幕降临,四周高山逶迤,却大无生机。待到天彻底黑去,王宏伟饰演的崔明亮从围坐着的伙伴身旁走开,到结了冰的河边燃起一团火,仿佛随之燃起的是青春的呐喊和粗糙孤寂的生活,不觉让人心底发凉。

2005年4月,《世界》在国内公映,这距离他拍摄第一部电影已经过去八年。
在发布会上,贾樟柯献上了五分钟的即兴演讲,他没有回避自己这场漫长的等待:“这是我做导演以后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的电影,这口气我足足憋了8年。”
音像厅和盗版碟片以外,观众终于又多了一个认识他的途径——走进电影院。
《世界》最终只拿到了200万票房,在当年内地电影票房排名65,媒体理所应当地把“票房惨败”的帽子扣在贾樟柯头上。
当一名地下导演浮出水面,外界对他与意识形态的关联、市场票房的检验等好奇几乎盖过了一切。
04 归乡
2015年12月,贾樟柯在微博中写下,“雾霾,下决心搬离北京。”
在此两个月前,《山河故人》上映。贾樟柯电影镜头中的人物仍在不断地迁徙。与此前的电影不同,《山河故人》这次把时间轴设置在近三十年的跨度:从1999年到2014年到2025年。
时间轴背后是空间的巨大转换,如果说《站台》是一场站台近在眼前、却没人走得出去的悲剧,《三峡好人》是关于一场山西-三峡-山西的出走与归乡,那么《山河故人》拍的则是回不去的故乡。
镜头在山西、上海、澳大利亚之间流转,两代人天各一方,就此分离。
电影最终在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获最佳原创剧本奖 。入行二十余年,夺得戛纳、威尼斯、柏林这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大满贯,国际上获奖无数,贾樟柯仍渴望获得国内的电影奖项。
但在国内的权威评选中,除却获得金马奖以外,贾樟柯在百花奖、金鸡奖、华表奖上甚少提名。
这并不意味着贾樟柯在国内主流层面是被拒绝的。
2010年,贾樟柯拍摄世博会献礼纪录片《海上传奇》;2017年,金砖国家首部合作影片《时间去哪儿了》由贾樟柯监制、执导;2018年,贾樟柯第一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他的提案聚焦在山西文化产业发展和电影人才培养问题。
影展也是表现之一。聚焦非西方国家电影,同时扶持山西本土电影,是他想在影展中实现的。
与贾樟柯一同落向故乡的,是自己手里的电影资源和人脉。
2017年,平遥国际电影展在古城平遥落地,贾樟柯是发起人。平遥国际电影展是继上海电影节、长春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和丝绸之路电影节之后,第五个获得国家批准的国际电影展,也是国内唯一一个在县级城市举办的国际电影展。
一座始建于70年代古城内的废弃柴油机厂,成为被贾樟柯选择的对象。
电影宫设立了一个露天剧场和五个室内放映厅,总共2200个座位,露天剧场则以他的电影《站台》命名。
毫无疑问,贾樟柯正在从一个导演变成一个多面手。
影展第一年即2017年,贾樟柯拉来了陌陌和广汽传祺作为主赞助商,与对方的相识都因广告合作结缘。
第二年,来自陌陌、汾酒的商业赞助,已经覆盖了办展所需资金的80%。第四年,影展已经实现了100%市场化运作。
贾樟柯无疑是影展背后的灵魂人物,从中也不难看出他的妥协与平衡。
坚持独立性,但是绝不边缘化,是过去贾樟柯给自己的定位。边缘,意味着难以与观众做有效交流,甚至不能被看见。
贾樟柯曾在《贾想》一书中写道,“站台,是起点也是终点,我们总是不断地期待、寻找、迈向下一个什么地方。”
下一站,大概是他已经拿到公映许可的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亦或许是他正在紧密筹建的山西电影学院,总之,只会是与电影相关的一切,那是贾樟柯的起点,也是他的终点。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
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
《说好不哭》是周杰伦与方文山的词曲作品,方文山走心的歌词让整首歌极度有爱情电影的氛围,这次邀请到阿信来对唱,让周氏情歌产生新火花!而MV由金奖导演陈奕仁执导,描述一对恋人在东京坠入爱河的故事。
-
吴亦凡恋情疑曝光
日前,有媒体拍到吴亦凡开车与女子一同回家疑似恋情曝光。当天,吴亦凡助理先将女子送到车上,随后吴亦凡带着渔夫帽口罩现身,与女子坐在车后座。一行人一同回到吴亦凡住所,在车库吴亦凡与该女子一路十指紧扣,在家中共度二人时光之后,吴亦凡匆匆离开继续工作行程。
-
肖战陈情令
由肖战和王一博主演的《陈情令》前段时间火的一塌糊涂,在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前,很多《魔道祖师》的粉丝都是十分拒绝的,觉得《陈情令》会和之前的《斗破苍穹》一样,是一部毁原著的剧。然而在真正播出之后却发现,这部电视剧改编的意外的好看,特别是主演肖战简直完美的还原了魏无羡这个角色。
-
具惠善爆料安宰贤有外遇
近日,韩国明星夫妻具惠善与安宰贤离婚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两人自从2016年结婚以来一直十分恩爱,是外界公认的模范夫妻,两个人的日常十分甜蜜,因此收获了不少来自外界的祝福。可是近日突然爆料称,安宰贤变心出轨,似乎已对婚姻失去了激情,有意离婚。今日,具惠善又爆料称安宰贤有外遇,但仍不想与安宰贤离婚。网友:为什么不能学宋慧乔,洒脱一点,不爱就学会放手。
-
2016戛纳国际电影节
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在5月11日到22日正式开始,最精彩的戛纳国际电影节莫过于红毯秀及众星云集的颁奖典礼。想要知道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颁奖盛况吗?男人窝小编这就大家带来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各种精彩瞬间,大家别走开!精彩继续。
-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2016年第6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即将来临,高大尚且国际范十足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又是群星争艳时刻了,那么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节红毯又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内容在等待着大家呢?红毯是最令人瞩目的时候,但是颁奖典礼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它是对演员导演的一个肯定,是不是很期待呢?
-
2015年台湾金曲奖
2015年台湾金曲奖将在6月27日开始,第26届台湾金曲奖入围名单已经公布,蔡依林凭借最新专辑《呸》势不可挡,一举拿下9项提名,紧随其后的就是7项提名的莫文蔚以及6项提名的徐佳莹,而周杰伦、张学友、张惠妹也纷纷拿到了三项提名。
-
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今年已经举行到第18届了!2015年上海国际暗影街将会在6月13日举行,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红毯由功力和章子怡作为领衔举行,安德烈-萨金塞夫任金爵奖评委,将会展映众多电影人的经典作品,还有创投平台的多个跨国合作项目值得期待。
-
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
近段时间,又是一年的艺考大日子,北电、中戏、上戏、浙传等艺术名校也是很快的成为了媒体的关注对象,不少年少成名的明星为了能够在在娱乐圈中更好的发展都会选择在这些明星名校中深造。而在最近崭露新角的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也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
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
文化影视行业的繁盛发展,使得不少人越来越注重起了文化影视作品的版权问题。而此前大热的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这部无论是口碑还是收视都爆红的佳作也是深陷抄袭风波。
-
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
面对网上传言有知名男星即将在情人节公布恋情的曝光,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胡歌超高的人气和适婚的年龄,使得网上一有关于男星的感情曝光,就会引得无数的目光关注。
-
周星驰走下神坛
今年的春节档虽然也是百花齐放,但慢慢的却变成了《流浪地球》一枝独秀。周星驰走下神坛,此前备受期待的由星爷执导的《喜剧之王2》在今年的春节档成绩也是未有预料中的好,甚至不少人认为星爷的电影是一年不如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