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男人窝时尚网精彩专题

朝鲜战争,美国人究竟输在哪儿?

头像
编辑:xal577
2020-11-09 09:02:37  来源于:男人窝

电影《金刚川》正在热映,有不少观众吐槽说里面BUG太多。电影究竟好不好我们暂且不谈,这里只聊聊故事发生的背景——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过去已经快70年了,年轻一代都快把它给遗忘了。当然,邱少云、黄继光这些英雄的名字依旧出现在中小学的课本中,时刻提醒我们这场战争对中国人的意义。

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衡量,朝鲜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一场不可思议的战争。百废待兴,仅仅建立了一年的新中国,竟敢于和世界第一强国美国正面硬刚,而且还打了个平手。要知道,当时我们的武器装备水平远远落后于对手,论实力,中国和美国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能打出这样的成绩,也堪称是奇迹了。

朝鲜战争打出了中国人的士气,也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军队的普遍印象。在之前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军队在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对阵中鲜有胜绩,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惨败,一场比一场屈辱。即便是抗日战争,虽然中国军队取得了最终胜利,那也是付出了极大的伤亡,并以牺牲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代价。更何况,要不是美国在战争后期向日本宣战,抗战也许还将持续更长时间。

但朝鲜战争就不同了,中国军队在装备极其简陋的情况下,打出高水平,让美军从此对中国刮目相看。从某种程度上,是朝鲜战争让中国人真正站了起来,敢于挺直腰板和西方人对话。

关于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军队的勇猛顽强,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而我更感兴趣的是,为何美国人在战争中的表现会差强人意,为何他们五年前能够打败强大的日本,却在五年后输给了工业水平远远落后的中国?要知道,这场战争美国人也是拼尽了全力,除了核武器之外,各种看家本领都用上了。再看看美军的指挥官,从麦克阿瑟到李奇微,都是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却为什么对中国人无可奈何?

这背后既有战略上的失策,也有战术上的失误,当然还有一点点运气成分。但从本质上,是美国人对中国人缺乏了解,导致他们陷入了战争的泥潭。

1/5 战争背后的大国博弈

要理解中美双方的这场较量,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二战结束后日本战败,结束了对朝鲜的殖民统治。早在二战末期,各国就开始讨论朝鲜战后的接管问题。苏联支持北方的金日成政权,早年,金日成曾在中国东北和中国军民一同抗击日本人的侵略,并得到了苏联的援助,金日成也因此成为了一名红军指挥官。有了这层关系,苏联希望金日成回到朝鲜之后,能成为自己的代理人。

而在南方,在海外流亡已久的基督徒李承晚也渴望统一朝鲜,他的背后是美国人。与苏联人不同,美国人对李承晚的民族主义运动态度冷淡。早在1943年,罗斯福、丘吉尔和蒋介石就发表过一份公报,认为朝鲜必须在“适当的时候予以独立”,这让朝鲜人无法接受,他们已经忍受了半个世纪的屈辱,如今终于可以独立了,却仍需看大国的脸色,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吗?

李承晚与美军司令麦克·阿瑟

1950年时,李承晚已经75岁了,而金日成只有38岁,一个已步入古稀之年,另一个则血气方刚。两人都有一统朝鲜的强烈意愿。可无奈的是,他们都需要大国的支持。

到了1950年六月,北方终于率先行动,凭借苏联人提供的武器装备,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打得韩国军队找不着北。韩国军队之所以一败涂地,除了将领指挥水平低,士兵缺乏训练以外,还与美国人有限的投入有关。

战前,美军为遏制李承晚一统朝鲜的野心,只为韩国军队配备了大量的轻武器,却没有提供大炮和坦克等重武器装备。美国人天真地认为,韩国人凭这些家当已经足够守卫家门,殊不知,他们的对手已经武装到牙齿。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美军决心出手干预,他们在仁川登陆,并扭转了战局,朝鲜军队一路北撤,开始向苏联和中国求助。

如果美军打到这里适可而止,让双方退回到三八线两侧,后来的故事就不会发生。然而,美军想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一举占领朝鲜全境,这就给自己惹来了大麻烦。

早在美军打算越过三八线之前,高层就担心苏联和中国会加入,届时会让战争升级,美国人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不过,以麦克阿瑟为代表的高级将领却认为,中国人不会参战,他们的理由看上去挺站得住脚。

2/5 中国为何非要参战?

首先,新中国刚建立不久,工业基础薄弱,完全没实力与美国抗衡,根本犯不着为了一个小邻居与美国杠上。

其次,美国断定,只要苏联不给予充分的支持,中国人就不敢轻举妄动。在此之前,金日成曾向苏联人求救,希望对方派兵增援,却遭到了斯大林的拒绝。老谋深算的斯大林不想让苏联卷入与美国的正面对抗当中,他指示金日成请中国人帮忙。

但中国人也不傻,你斯大林要我们帮这个忙,你总得提供些支持吧,至少是空中掩护总行吧。我们大军渡过鸭绿江,万一遭到美国人的轰炸怎么办?起初,斯大林也答应给予空中掩护,到最后却犹豫了。

当然,这些细节美国人未必知道,但他们也清楚,中苏之间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样亲如一家,迫于种种现实原因,苏联不可能全力相助。但问题是,他们低估了中国人参战的决心。

中国人抗美援朝,绝不是替苏联人充当“急先锋”,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场保家卫国之战,而非简单的意识形态之争。

苏联的红色革命与中国的红色革命有着显著的不同,前者是依靠意识形态来解决社会的深层次冲突,后者则带有民族主义性质,这也是第三世界红色革命的普遍特征。

新中国的建立,不仅被视为亿万工农阶级的胜利,更是中国人从此独立自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这场革命让中国人团结起来,并获得了新的身份,从此告别被列强欺辱的黑暗历史。

当麦克阿瑟扬言要打到鸭绿江边时,中国人的本能反应便是,美国正在实施下一场侵略,他们的目标是中国东北,这里是新中国的工业中心。

因此,中国政府把美军的北上视为巨大的威胁,国内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使全国上下同仇敌忾,这一回,美帝真的来了,他们先前曾扶持蒋家政府,妄图扼杀中国革命,压迫中国人民。如今,他们就在自己的家门口前。

所以,抗美援朝,被中国人视作守卫自己的边疆,也是中国给美国的一个信号,我们不再是过去的自己!

正因为美国低估了这场战争对中国人的意义,他们才会如此轻敌。以至于当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鸭绿江时,美军高层还被蒙在鼓里。尽管在此之前,潜伏在大陆的特务已经把中国军队向东北集结的情报透露给美方,美国人仍旧不当回事!

即便美国人不了解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结,只要他们稍稍了解一下东亚历史,也不难发现,中国人不可能置朝鲜于不顾。

朝鲜曾是中国的藩属国,早在明朝万历年间,中国政府就援助朝鲜抗击过日本的侵略。即便到了晚清,在国内风雨飘摇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仍出兵助朝鲜平定内乱,尽管在甲午战争中败给了新崛起的日本,但由此可见,中国对周边邻国,尤其对拥有深厚情谊与重大战略价值的邻邦,绝不会坐视不管。

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太敏感,它的周边全是大国,近代以来,中、日、俄就在这些土地上展开角逐,都想把朝鲜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对于海洋国家,占领朝鲜半岛就等于获得了进军内陆的跳板。对于大陆国家,朝鲜半岛则是一个重要的前哨阵地,能够抵御来自海洋的进攻。

中苏两国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大陆国家,而美日则属于海洋国家,朝鲜半岛处于这两大文明的夹缝之间,尤其在大国争霸,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朝鲜更不可能独善其身。

这就是美国在战略上的误判,这个教训告诉我们,低估对手的决心,要比低估对手的能力更为可怕。

3/5 美国人的对手

那么,除了战略上的误判,双方开打之后,美军同样低估了中国军队的能耐。

众所周知,美军的优势在于火力,明眼人都知道,中国人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美方,我们不仅缺乏重武器,轻武器也很落伍。不少枪支都是抗战期间从日本人那里缴获的。一位美国军官就说过,中国人枪法奇准,而且射得远,但问题是威力不够,很多美军士兵即使被子弹击中也能救得活。

当然,美国人轻视中国军队,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在此之前,他们见识过国民党军队的实力,蒋介石的部队装备了大量美式武器,却仍旧不是解放军的对手,一位美军指挥官曾讽刺到,美国政府支援了国民党大量武器,到头来只是让他们转交到敌人手里。

美国人轻视中国人的第二个理由是,他们曾战胜过日本人。

美军曾在太平洋战场上和日本人交过手,日本人的骁勇善战也是出了名的。在当时,日本是亚洲第一工业强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国人也领教过日本人的厉害。

然而,太平洋战争本质上是海军和空军的较量,而这两者所考验的,都是国家背后的工业实力。这一点上,日本显然不是美国的对手,当时,美国的钢产量达到了3300万吨,而日本仅有区区580万吨。美国的造船量是日本的3倍,飞机产量是日本的8倍,就凭这样的差距,太平洋战争的胜负早已注定。

正因为自家的工业实力雄厚,美国人才喜欢和别人打大仗,打硬仗。美国人的战术也很简单,就是靠火力压制。在太平洋战场这样的纯粹机械对抗中,美军的优势凸显无疑。

现代战争本质上比拼的是工业化,美国是最早领悟到这一点的国家之一。美军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先进的武器装备,还有背后一系列要素的支撑,包括工业产能、人员训练、通讯设施、物资运输等方方面面。正因为美国把这些要素很好地整合在一起,他们才能够打好一场现代化战争。

理解了这一点,你也就理解了为何被美械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却不堪一击。首先是国军士兵的素质的确不行,他们大多是文盲,对操作复杂的武器根本就不在行。此外,40年代中国的公路系统与当下不可同日而语,打赢现代战争的关键是超强的机动性,而中国的运输水平根本不支持大规模的重武器运输。

那么,美军的优势在朝鲜战场上能否继续体现呢?这得看前提条件。

4/5 中国军队的优势

如果在平原作战,美军的火力优势无人能及,但如果换到山区,情况就不同了,而中共恰恰就擅长山区作战。

志愿军缺乏重武器装备,这也意味着我们不能与美军硬碰硬。但志愿军也有巨大的优势,就是善于利用地形,做迂回包抄,并通过伏击战斗手段歼灭对手,这是我们从抗战时期便练就的本领。

中共军队曾长期忍受武器不足,火力不够的痛苦,艰难的生存环境,迫使他们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扬长避短,把自身的优势最大化。抗战期间,八路军的骁勇善战就给西方媒体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连部分美国人也认为,一旦国共开战,看似武器先进的国民党部队不是中共的对手。

然而,美国人仅仅看到了中共军队灵活的战术运用,没能看见其背后更强大的武器,那就是动员力量。

中共向来重视对士兵的思想和文化教育,中共士兵不仅有坚定的信仰与严明的纪律,文化水平也比国民党军队高出许多。因此,中共的游击战就打得比国民党要好,因为游击战需要基层士兵根据现实条件做灵活判断,而国民党军队只重视对军官的培养,指挥系统僵化,加上基层士兵素质低下,打游击自然是外行了。

而这一点,成长于不同环境的美国人无法意识到。当然,他们也领教过东方人的坚韧顽强,以及对战斗的狂热。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就见识了日本人的勇猛,但他们更愿意将其视为对天皇的愚忠,一种对战争的盲目崇拜。在他们眼里,东方人都是一群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疯子。

所以美国人同样藐视中国军队,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国人的战术技巧与坚韧程度,比当年的日本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中国人民志愿军还有朝鲜军民的配合,对北方的地形也比美国人更熟悉,这也决定了在这场较量中,美国人占不到便宜。

虽然美国人没能意识到这一点,中国人对自己倒有清醒的认识。早在战争开打之前,国内就有人对出兵持保留意见,比如林彪。林彪认为,中国的军力不足以对抗美国。当时他正在苏联养病,原本中央方面希望他来指挥这场仗。

但彭德怀却觉得,这场仗中国人有的一拼,主要原因是朝鲜北部多山,有利于中国军队发挥自身优势。另外,中国可以投入四倍于对手的兵力,以弥补火力上的不足。彭德怀的观点与毛泽东不谋而合,因此,怀着对胜利的巨大渴望,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朝鲜战争前期,志愿军打得异常胜利,正如前面所说的,志愿军擅长利用地形,让美军落入自己的圈套,随后一举歼灭。甚至击败了美军王牌——陆战一师。美国人抱怨,他们的空中火力根本不管用,因为志愿军太会伪装了,在崇山峻岭之中,中国人消失地无影无踪。

志愿军不仅收复了平壤,还攻入汉城。美国人一时被中国军队打懵了,麦克阿瑟甚至扬言,要派飞机轰炸中国东北。

但自此以后,双方陷入焦灼,由于后勤跟不上,志愿军只能北撤,双方重新回到了以三八线为界的状态。

朝鲜战争中期,中美两军打得很苦,动辄上万人的伤亡,令双方都吃不消,美国承受着更大的国内舆论压力。反观中国,由于在前期作战中表现神勇,让一开始犹豫不决的苏联人另眼相看。他们开始大规模地向中国提供重武器,到战争后期,中美在火力上的差距已经大大缩小。当然,大家也摸透了彼此的优缺点,想要再进一步,就越来越难了。

所以,电影《金刚川》里仅有两台高射炮对付美国军机,完全不符合史实。要知道,此时志愿军的对空火力已经相当充沛,可以比较从容地应对美国人的狂轰滥炸。

不过,电影终归是电影,适当夸张一些也无妨。但历史和艺术作品终究是两回事,战争是残酷的,没有那么多的浪漫与诗意,我们必须牢记。

5/5 总结

朝鲜战争对中国人是光荣之战,对美国人则不是。这场战争似乎只给参战者留下了记忆,在美国国内,提及朝鲜战争的人少之又少,这和之后的越南战争大相径庭。

这一方面是因为五十年代的媒体没有后来的发达,美国对亚洲的了解也不够。另一方面,越南战争与之后的嬉皮士、性解放等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了西方社会的一个现象级话题。总而言之,五十年代初的美国仍旧属于上一代,而越战时期的美国人则属于一个崭新的世界。

说了一些题外话,让我们回到朝鲜战争本身。这场仗堪称冷战的序曲,它的背后是大国博弈,涉及到政治、军事、外交等诸多复杂变量。幸运的是,新中国刚建立不久便抓住了这次机会,展现了自己的大国风范。经历此战,美国人不得不正视这头东方雄狮,苏联人也不再把中国人当做自己的跟班。

对于今天的我们,在政治和历史之外,朝鲜战争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首先,当你面对比你强大的对手时,必胜的决心很重要。很多时候,决心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格局。我至今很佩服老一辈领导人的魄力,要知道,当时的中国可谓一穷二白,工业建设才刚刚起步。在如此条件下还敢于和世界霸主一决雌雄,没有非凡的胆略恐怕不行。

为什么决心很重要?因为决心能让你明确意识到自己做这件事的意义,并坚持到底。决心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前提,有了决心,你才会想方设法排除万难,把劣势转化成优势。

另外就是在强者面前,不要一味地硬碰硬,这只会让你粉身碎骨,必须懂得扬长避短,正因为志愿军很清楚自己的优劣势,才能在战争初期打出超一流水平。当然,明确自己的优劣势,也需要长时间的历练,若没有之前的八年抗战与国共内战的洗礼,志愿军也很难与美军较量。

最后,无论是军事斗争还是商业竞争,能够抓住机会的一方,必定是善于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一方。简单地说便是,你身上必定有对手不知道的东西,但是对手知道或擅长的东西,你都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方迟早会了解你的秘密,但那不重要,关键在于,你获得了宝贵的时间差,这足以让你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

以朝鲜战争为例,中国人起初知道自己的优劣势,也仔细研究过美军的打法。但美国人对志愿军却缺乏了解,以至于落入被动挨打的局面。一年多以后,美国人总算知道了中国人的打法,但中国人却利用这个时间差,争取到了苏联的宝贵支持,获得了对方的大量援助。双方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朝鲜战争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但我们还应记住战争背后的智慧与启迪,那也是历史带给我们最大的价值。

标签:
相关阅读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热辣美图
热门视频
    大事件电影节盘点吧
    • 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

      《说好不哭》是周杰伦与方文山的词曲作品,方文山走心的歌词让整首歌极度有爱情电影的氛围,这次邀请到阿信来对唱,让周氏情歌产生新火花!而MV由金奖导演陈奕仁执导,描述一对恋人在东京坠入爱河的故事。

    • 吴亦凡恋情疑曝光

      日前,有媒体拍到吴亦凡开车与女子一同回家疑似恋情曝光。当天,吴亦凡助理先将女子送到车上,随后吴亦凡带着渔夫帽口罩现身,与女子坐在车后座。一行人一同回到吴亦凡住所,在车库吴亦凡与该女子一路十指紧扣,在家中共度二人时光之后,吴亦凡匆匆离开继续工作行程。

    • 肖战陈情令

      由肖战和王一博主演的《陈情令》前段时间火的一塌糊涂,在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前,很多《魔道祖师》的粉丝都是十分拒绝的,觉得《陈情令》会和之前的《斗破苍穹》一样,是一部毁原著的剧。然而在真正播出之后却发现,这部电视剧改编的意外的好看,特别是主演肖战简直完美的还原了魏无羡这个角色。

    • 具惠善爆料安宰贤有外遇

      近日,韩国明星夫妻具惠善与安宰贤离婚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两人自从2016年结婚以来一直十分恩爱,是外界公认的模范夫妻,两个人的日常十分甜蜜,因此收获了不少来自外界的祝福。可是近日突然爆料称,安宰贤变心出轨,似乎已对婚姻失去了激情,有意离婚。今日,具惠善又爆料称安宰贤有外遇,但仍不想与安宰贤离婚。网友:为什么不能学宋慧乔,洒脱一点,不爱就学会放手。

    • 2016戛纳国际电影节

      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在5月11日到22日正式开始,最精彩的戛纳国际电影节莫过于红毯秀及众星云集的颁奖典礼。想要知道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颁奖盛况吗?男人窝小编这就大家带来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各种精彩瞬间,大家别走开!精彩继续。

    •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2016年第6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即将来临,高大尚且国际范十足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又是群星争艳时刻了,那么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节红毯又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内容在等待着大家呢?红毯是最令人瞩目的时候,但是颁奖典礼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它是对演员导演的一个肯定,是不是很期待呢?

    • 2015年台湾金曲奖

      2015年台湾金曲奖将在6月27日开始,第26届台湾金曲奖入围名单已经公布,蔡依林凭借最新专辑《呸》势不可挡,一举拿下9项提名,紧随其后的就是7项提名的莫文蔚以及6项提名的徐佳莹,而周杰伦、张学友、张惠妹也纷纷拿到了三项提名。

    • 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今年已经举行到第18届了!2015年上海国际暗影街将会在6月13日举行,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红毯由功力和章子怡作为领衔举行,安德烈-萨金塞夫任金爵奖评委,将会展映众多电影人的经典作品,还有创投平台的多个跨国合作项目值得期待。

    • 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

      近段时间,又是一年的艺考大日子,北电、中戏、上戏、浙传等艺术名校也是很快的成为了媒体的关注对象,不少年少成名的明星为了能够在在娱乐圈中更好的发展都会选择在这些明星名校中深造。而在最近崭露新角的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也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 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

      文化影视行业的繁盛发展,使得不少人越来越注重起了文化影视作品的版权问题。而此前大热的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这部无论是口碑还是收视都爆红的佳作也是深陷抄袭风波。

    • 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

      面对网上传言有知名男星即将在情人节公布恋情的曝光,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胡歌超高的人气和适婚的年龄,使得网上一有关于男星的感情曝光,就会引得无数的目光关注。

    • 周星驰走下神坛

      今年的春节档虽然也是百花齐放,但慢慢的却变成了《流浪地球》一枝独秀。周星驰走下神坛,此前备受期待的由星爷执导的《喜剧之王2》在今年的春节档成绩也是未有预料中的好,甚至不少人认为星爷的电影是一年不如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