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男人窝时尚网精彩专题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

头像
编辑:xal577
2020-10-09 10:46:13  来源于:男人窝

流量,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最近,著名编剧汪海林的演讲火了。

题目很直白,就叫《我与流量的战争》。

全长77分钟,播放量破百万,弹幕多达10万+。

说到汪海林,近几年可没少因为「敢说」出圈。

毫不留情地痛骂大IP小鲜肉。

还大胆地损过投资方。

就连观众也不放过。

汪海林的观点,我不全部认同。

但无可否认,他的确是当下娱乐圈最敢说的人。

如今,看不惯流量的人太多,但敢于向流量开炮的人太少。

汪海林因此收获追捧,也招来无数谩骂质疑。

不过,他对此倒毫不在乎。

不仅没有「收敛」,还干脆把自己和流量的战争给一五一十地搬了出来。

抖出了不少金句,还爆出令人大跌眼镜的猛料。

今天,鱼叔就来讲讲这个「流量战争」

「流量」一词,其实是在近几年才被赋予新的内涵。

最早只是影视行业用来结钱的一个判断指标,也就是收视率。

早在那时,人们便已经发现口碑和收视率很难兼得。

有很多我们现在公认的经典好剧,播出当时收视率都不理想,甚至还险些停播。

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武林外传》等等。

但还是有不少人愿意潜心创造好作品的。

直到广告商开始以收视率为依据,进行广告投放。

这意味着,收视率与经济收益直接挂钩

一部影视作品的价值,可以被数据所量化。

因此,「流量」自然成为了衡量影视作品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这个市场规律形成之初,还没有「流量明星」一说。

常见的说法是「票房号召力」「收视女王」。

产业风向是在2010年之后的几年开始改变的。

2012年,EXO-M在中国出道,2013年,TFBOYS出道,2014年,《古剑奇谭》开播。

在搜索引擎上限定年限,你会发现在2014年左右,「流量明星」这个叫法才开始被普遍接受。

寥寥几年,流量就跃升为影视作品的金科玉律,流量明星也迎来了全盛时代。

不需要多强的演技、多丰富的经验,甚至不需要多适合角色。

只需要给作品带来流量,就够了。

一个流量明星的背后,是一群「数据女工」

这种应援文化最初由韩圈涌入,并在内娱粉圈中逐渐形成「流量为王,数据说话」的主流模型。

粉丝们建立起专门的打投组、轮搏组、控评组、反黑组……

分工有序地为明星打榜、刷票、做数据、炒热度。

俨然一架高速运转的大型机器。

粉丝文化本身是小众圈子的狂欢,属于亚文化范畴,它和主流文化之间是并行不悖的关系。

但当它变质成了「饭圈文化」,问题就出现了。

数据女工们可以疯狂无节制地,把一部剧的点击量刷到几百亿,甚至能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明星空降全球榜单。

她们不甘于圈地自萌,而转为一种主动出击的姿态,寻求「破圈」

你能在任何地方看到她们安利明星、控制言论的身影。

就连人民日报关于理智追星的微博下方,也成了某些粉丝的控评战场。多么荒诞。

这些所谓的数据,在大众眼里重要吗?

不重要。甚至,惹人反感。

但是,它足够直观量化,让广告商家、平台能以此判断一个明星的商业价值。

然而,遵循流量的规则,也就跳进了火坑。

饭圈利用数据造假、流量作弊,制造出一片虚假繁荣

商家以为抱到了大腿,结果可能是得不偿失。

更可悲的是,在低龄化的饭圈,网络暴力、举报也变成了她们手中的有力武器。

一言不合就人肉,看谁不顺眼就举报。

在这样的环境下,普通大众也分分钟会成为受害者,被迫噤若寒蝉,进一步助长了饭圈的霸权。

当然,汪海林做这个演讲,并不是要用流量明星打靶。

因为追根究底,问题不在流量明星身上。他们充其量只是这种趋势、这种环境下的产品。

造成这个局面的,不是一个两个明星。

而是在暗处掌控一切的资本力量

各国影视圈都有着不同的规则体系。

在40年代的「派拉蒙案」之后,美国从事制片和发行的公司都不能同时从事终端影院业务,以防止垄断。

这个规则持续了七十多年。

而经纪公司也不能从事制作,为保护艺人权益。

如果演员认为经纪人和制作公司有合作,出卖自己的利益,那是可以依法投诉的。

1948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定派拉蒙垂直垄断为非法,史称「派拉蒙案」

但在中国,投资、制作、发行、上映却形成了一个闭环。

起初,平台学习影视公司的做法,与演员签订「部头约」——

规定在未来几年与该艺人合作几部剧,片酬不能超过现在片酬的一定比率。

艺人通过收入上的让步,来换取未来几年的工作机会。

平台则借此对演员加大控制,进行资源储备,保证一部戏爆红后,续集拍摄可以顺利开展,而不必支付上涨的片酬。

2017年,签订「部头约」成了演员与平台合作的硬性指标。

不到一年,视频平台开始要求艺人与其「分约」

艺人只有和平台分约,才能有机会出演该平台的自制剧、定制剧。

什么是分约?

它规定了,演员在未来几年内,包括影视,综艺,代言等等的所有收入,都要被平台分走一部分

在我们看来,这就是赤裸裸的流氓行径、霸王条款。

但当流量取代实力,成为演员的核心竞争力之后,演员们为了有戏可演、有曝光度,就不得不听命于掌握资源的平台。

即便代价是可能被捆绑数年之久,被分走巨额收入。

就像一位经纪人所说:

「现在就是所有人给平台打工,还要竞争上岗。如果你不肯分约,平台有的是愿意分约的艺人来换掉你,他们甚至可以自己造星。」

这些平台同时也是制作公司、经纪公司、发行公司、播出终端,甚至还掌握着数据。

触手伸到整个娱乐产业的全部流程。

他们不满足于送上门的演员,还要建造高效率的造星流水线。

办一场为期两个月的选秀节目,或者砸钱买几次热搜,就可以造出新一波流量明星,收割大批韭菜。

生产周期短,回报率很高。

平台其实比任何人都清楚,中国目前的偶像产业还很不成熟,哪怕是顶流,也没法一直靠舞台吃饭。

他们造出来的明星,最后相当一部分都会转行做演员。

尽管没经过专业培训,也没有表演经验,根本就不会演戏。

但这不重要,有流量就够了。

于是出现了让人很无奈的现象:

编剧被迫把剧本往简单了写,复杂了演员演不出来;台词也不超过两行,怕演员记不住。

普通观众或许还会吐个槽、打低分抗议。

而流量明星的粉丝,不仅不会质疑或批评,反而还会为了维持明星的流量,自发地控评、刷分、做数据。

最后,「口碑」「收视率」上来了,资本便会给出新的资源,再开始下一轮的收割。

而但这种生产模式带来的巨大收益,以及其不断扩张的趋势,却渐渐将好作品挤出了市场。

这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如果搜索不同时期的剧集,你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00年代的热门电视剧,种类还是比较丰富多样的。

历史、言情、喜剧、悬疑、军事、谍战,各种题材都有,不同年龄、不同群体都各得其乐。

而进入10年代,单从海报就能看出同质化的趋势。

言情剧是重灾区,无一不是小清新配色和五官精致的男女明星。

不论是披着电竞、商战、古装还是校园的皮,都能给你拍成套路言情故事。

观众的选择受限,平台反过来塑造着观众的审美

这股流量至上的商业模式,进一步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模式,渗透进各个领域中。

对创作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

比如文学领域。

几大网文网站把所有作品简化成一个个热门标签,而作者也难以避免地向这些标签靠拢。

流量来了,但创作死了。

比起创造角色,更像是贩卖人设;

比起文学创作,更像是命题作文。

随之而来的,就是微博牛皮癣广告这样的畸形产物。

而受此影响的,是我们每个人。

大家都掉入了流量的陷阱,做了资本的炮灰。

垃圾作品横行的未来,很难说大众审美和品味不会滑坡。

或许现在,我们就已经像《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中讲的那样。

不知不觉被改造,变成了平台想要我们拥有的思维模式。

接下来,他们只需要针对这种思维模式,源源不断地产出「定制」的作品,就可以不断获利。

久而久之,文化全面倒退。

我们将会面临一个「最坏的时代」。

所以,和流量的战争,不只是向流量明星宣战。

更是向其背后的资本力量,向流量至上的规则宣战。

标签:
相关阅读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热辣美图
热门视频
    大事件电影节盘点吧
    • 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

      《说好不哭》是周杰伦与方文山的词曲作品,方文山走心的歌词让整首歌极度有爱情电影的氛围,这次邀请到阿信来对唱,让周氏情歌产生新火花!而MV由金奖导演陈奕仁执导,描述一对恋人在东京坠入爱河的故事。

    • 吴亦凡恋情疑曝光

      日前,有媒体拍到吴亦凡开车与女子一同回家疑似恋情曝光。当天,吴亦凡助理先将女子送到车上,随后吴亦凡带着渔夫帽口罩现身,与女子坐在车后座。一行人一同回到吴亦凡住所,在车库吴亦凡与该女子一路十指紧扣,在家中共度二人时光之后,吴亦凡匆匆离开继续工作行程。

    • 肖战陈情令

      由肖战和王一博主演的《陈情令》前段时间火的一塌糊涂,在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前,很多《魔道祖师》的粉丝都是十分拒绝的,觉得《陈情令》会和之前的《斗破苍穹》一样,是一部毁原著的剧。然而在真正播出之后却发现,这部电视剧改编的意外的好看,特别是主演肖战简直完美的还原了魏无羡这个角色。

    • 具惠善爆料安宰贤有外遇

      近日,韩国明星夫妻具惠善与安宰贤离婚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两人自从2016年结婚以来一直十分恩爱,是外界公认的模范夫妻,两个人的日常十分甜蜜,因此收获了不少来自外界的祝福。可是近日突然爆料称,安宰贤变心出轨,似乎已对婚姻失去了激情,有意离婚。今日,具惠善又爆料称安宰贤有外遇,但仍不想与安宰贤离婚。网友:为什么不能学宋慧乔,洒脱一点,不爱就学会放手。

    • 2016戛纳国际电影节

      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在5月11日到22日正式开始,最精彩的戛纳国际电影节莫过于红毯秀及众星云集的颁奖典礼。想要知道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颁奖盛况吗?男人窝小编这就大家带来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各种精彩瞬间,大家别走开!精彩继续。

    •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2016年第6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即将来临,高大尚且国际范十足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又是群星争艳时刻了,那么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节红毯又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内容在等待着大家呢?红毯是最令人瞩目的时候,但是颁奖典礼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它是对演员导演的一个肯定,是不是很期待呢?

    • 2015年台湾金曲奖

      2015年台湾金曲奖将在6月27日开始,第26届台湾金曲奖入围名单已经公布,蔡依林凭借最新专辑《呸》势不可挡,一举拿下9项提名,紧随其后的就是7项提名的莫文蔚以及6项提名的徐佳莹,而周杰伦、张学友、张惠妹也纷纷拿到了三项提名。

    • 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今年已经举行到第18届了!2015年上海国际暗影街将会在6月13日举行,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红毯由功力和章子怡作为领衔举行,安德烈-萨金塞夫任金爵奖评委,将会展映众多电影人的经典作品,还有创投平台的多个跨国合作项目值得期待。

    • 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

      近段时间,又是一年的艺考大日子,北电、中戏、上戏、浙传等艺术名校也是很快的成为了媒体的关注对象,不少年少成名的明星为了能够在在娱乐圈中更好的发展都会选择在这些明星名校中深造。而在最近崭露新角的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也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 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

      文化影视行业的繁盛发展,使得不少人越来越注重起了文化影视作品的版权问题。而此前大热的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这部无论是口碑还是收视都爆红的佳作也是深陷抄袭风波。

    • 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

      面对网上传言有知名男星即将在情人节公布恋情的曝光,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胡歌超高的人气和适婚的年龄,使得网上一有关于男星的感情曝光,就会引得无数的目光关注。

    • 周星驰走下神坛

      今年的春节档虽然也是百花齐放,但慢慢的却变成了《流浪地球》一枝独秀。周星驰走下神坛,此前备受期待的由星爷执导的《喜剧之王2》在今年的春节档成绩也是未有预料中的好,甚至不少人认为星爷的电影是一年不如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