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还原80年代,中国顶流终于来了
- 编辑:xal577
你们看《夺冠》了吗?
看着好多人把它简单解读成一种女排的拼搏精神,肉叔有点坐不住又跑去二刷了。
嗐,真不止。单这么解读,有点浪费这片。
行,我们今天就直接开搞——
中国女排

片子的故事线其实很简单。
郎平(巩俐 饰)运动员时期,80年代初中国老女排在落后条件下艰苦训练,拿下五连冠;
2010年代郎平执教,带领新女排走上新高潮。
其中,着重讲了1981年对战日本和2016年对阵巴西两场重要比赛。
其实像这种传记题材的体育电影不好拍,太“正”会过于严肃、有些对女排不感兴趣的观众可能不太感冒。可看完你会发现——
多虑了。
这片给人的第一感觉是:
像。
被先震撼的不是故事,而是一种亲切的“年代氛围”。
最近不是很流行很有年代感的港风吗?陈可辛对“年代”这两个字也有执念。
像他的《甜蜜蜜》。
记者问他为什么把故事设计在1996年。
他形容自己“根本就是怀念控、完全的回忆控”。
而在《夺冠》中,陈可辛同样用一种高还原度让你梦回属于爸妈的80年代。
衣着朴素的人们人手一辆自行车,年轻人围在一起看电影《庐山恋》。
随着男陪练的视角,门一推,一个简陋的训练场,笼罩出80年代胶片机的黄色滤镜——
女排姑娘们正在练球。

年代的真实感一下就刻画出来了,接着你才能慢慢感受那个年代特有的:
使命。
先讲个小故事。
1984年夏天,一个12岁的小男孩目睹家人“发疯”。
作为孩子的他对于眼前不可思议的场景很惊讶。
原来,那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第一次参加奥运就战胜日本,拿到中国女排在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块金牌。这也是1981年来的第三个世界冠军。被激动地称为:
三连冠。
2019年国庆,46岁的他把当年的火爆场景搬上大银幕,有了《我和我的祖国》中的《夺冠》。
是的,他就是徐峥。

就像小徐峥不懂家人为什么突然“发疯”,很多看肉叔文章的你那时还没出生,更不懂。
但通过对那个年代的描绘,你就会慢慢理解,在那个年代,女排的胜利代表着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希望。
那时刚改革开放,中国人打开国门,一下子看到了和世界的差距,变得有些失落和彷徨。
片子中,郎平的教练袁伟民在大年三十感叹:
“我第一次出国,在宾馆里看到彩电冰箱,我哭了……
我们国家实在是太落后了。”
后来郎平第一次出国比赛,在机场,她和彭昱畅扮演的陪练人生第一次喝咖啡。
一杯5毛,郎平形容:
“真苦,像中药味。”
这小细节的设置,都让你深刻地感受到那个年代,整个国家的物质水平、人们的视野和世界的差距。
人们急需在全世界面前找到自信。
所以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体育比赛,投向了中国女排。
这么说吧,那时候女排,就像拿一张只有0.1mm厚的纸搓成一根箭,去射钢板。
纸薄钢厚?
也必须赢。
因为全国人民都伸着脖子,围坐在电视节前盼着:
一箭穿心。
因为那块金牌,不仅代表一个体育冠军,更代表我们整个民族在世界竞争中的信心。
但,钢很硬。
上世纪60、70年代,世界女排竞争很激烈。古巴女排、美国女排、苏联女排虎视眈眈。60年代强劲的日本女排,更被全世界称为“东洋魔女”。
要知道,日本女排早在1964年就拿下奥运冠军。后共六次拿下世界冠军。1960年后的国际赛,他们更是连胜175场,创下记录。
而当时的中国女排,还一直没找对训练方法。
怎么办呢?
只能硬着头皮练。
片子很精细地还原了当年有多难。
姑娘们穿着简单的运动服在场上扑球,一个一秒而过的简单镜头:
手掌上扎满了刺。

背后的历史背景是:
1979年10月,女排备战2个月后在香港举行的亚洲杯,到湖南郴州的训练基地闭门集训。基地连最基本的钢筋混凝土都没有,中国女排就在一个临时竹棚里练。
漏风漏雨,冬天更是冷得刺骨。
更可怕的,是训练场的地板。
糙毛竹拼接成,坑坑洼洼,无论是翻滚、还是飞扑,只要皮肤一贴地磨蹭,尖刺就直接扎进肉里。就这样,姑娘们一天也要打滚上百次。
现在去湖南郴州的训练基地的博物馆里,还能看见一件件简陋、怪异的棉衣褂子。而这些,就是当时工作人员连夜给姑娘们赶制的,防刺伤用的训练服。

就是这样简陋的训练条件,女排姑娘们硬是用一种拼劲去和全世界比。
但不止苦哈哈,片子里还有个欢快的搞笑镜头:
女排姑娘整整齐齐排成一排去烫爆炸头,时髦又可爱。
你再去看一看当时她们真实的照片——
没错了,全员卷发。


后来郎平还告诉杨澜,那是她们第一次出国征战:
我们那时候很兴奋,一边烫头还一边嚷嚷“师傅,我们要出国啦!”

但搞笑镜头背后,当年的实际情况还有——
由于经费有限,姑娘们要比赛,但还是舟车劳顿。
当年和女排姑娘们一起出国比赛的记者何慧娴曾经对着镜头心疼地反复念着:
“她们当年出国比赛,坐的是五等舱,五等舱啊……”
到这,群像描绘后又把焦点落回郎平身上。
也是全片最让我惊艳的还原表演:
郎平的女儿白浪扮演的青年郎平。
不同于影后影帝表演的娴熟:
巩俐把郎平的体态拿捏得很准。

黄渤演福建出身的教练。
激动起来还会飙两句闽南话,去KTV唱了一首闽南经典励志歌《爱拼才会赢》。
唱跳歌手出生的黄渤,故意扯着嗓子唱出了普通人的腔调,没让好听的唱功夺走角色的合理性。

可我还是最喜欢白浪这个非专业演员的表演。
很青涩,却惊艳。
就聊两滴眼泪。
第一次。
郎平刚进国家队,是队里最小的运动员。
教练不让她上场,一遍又一遍地练基本功。她只能晚上偷摸着练。
她满肚子委屈,还碰上陪练说风凉话:
“我劝你还是放弃吧。”
倔劲儿一上来——
咬着牙扛起了杠铃。
先嘶吼着举起来。
陪练员发现了心疼呵斥:
“你腰不要啦!”
她又艰难放下,先是笑。
笑着笑着,眼泪就掉下来了。
眼神也从刚毅变得柔软。

第二次。
和日本队的比赛进入关键时期。袁伟民对她说:
“你十八岁我把你招进来,现在是时候发挥你的作用了(大意)。”
带着视死如归的狠劲,可眼泪又瞬间滑落。
这两滴泪,一下就击中我了。
这是我觉得陈可辛最绝的地方。
他求“真”到了执着的程度,反而给了我们这一霎惊艳的视觉体验。
除了请全体现役女排成员,朱婷、徐云丽 、张常宁等演自己,他在选1981年世界杯12名老女排时也煞费苦心。用半年多在全国很多大学海选、培训。
技能上,全排球背景,没有一个人不懂排球。
真实的女排球员来演出有什么优点呢?
一股难得的生猛劲儿。

就像白浪。
这两次掉泪为什么那么打动人呢?
因为她脸上的表情和眼泪是完全不吻合的。
第一次,是笑着掉泪。
她也笑话自己不要命的冲动,明知艰难,也攥着拳头咬牙硬挺。
眼泪是明知难,还迎难而上。
第二次,是狠中掉泪。
肩负着国家的荣誉,她眼中全是强悍的战斗力,眼泪是坚韧的决心和斗志。
果然,老女排创造了辉煌,为所有中国人争得了一口气,证明了自己。
再后来。
我们国家的物质条件上来了,这里导演埋了一条暗线:
既然物质水平上来了,不需要再用竞技体育向世界证明自己,那人们想要女排一定嬴的心态变了吗?

没有。
刚离婚的郎平在美国队当职业教练,带年纪尚小的女儿。
刚好,和陈忠和带的中国队在08年北京奥运会对决。
结果,美国队赢了中国队。
赛场上的观众对郎平冷眼相对,认为她背叛了自己的国家。
这个观众,象征着当时舆论对她的口诛笔伐。

可她作为职业教练去国外执教真的是不爱国吗?
一场戏。
黑暗的体育馆中。
郎平在和女儿打电话,女儿问:
比赛赢了,妈你开心吗?
郎平说:开心。
镜头拉远,郎平在画面左边的黑暗中掉泪。
右边,美国女排在明亮的灯光下狂欢——
鲜明的对比下,是不被理解的郎平有苦说不出。
其实,在国家落后时期,全国人民把女排胜利赋予了神圣的精神意味。
但随着国家的飞速发展,我们不但不再需要用竞技体育证明自己。
作为大国,人们允许对外输出像郎平一样的体育人才,推动全世界排球事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大国国民该有的胸襟。
在这个阶段,人们显然还不够自信。
直到郎平回国执教,中国女排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改革。
片中,训练结束,郎平说了看似简单的几句话:
“姑娘们去谈恋爱吧。”
队员面面相觑,紧接着一哄而散。
其实背后隐含着女排这些年巨大的变化:
从前,没有条件。
片中,80年代初,李现扮演的国家体育总局的技术专家从国外考察回来,对袁伟民主教练说,国外强队已经运用计算机分析了我国球员的全部战术资料。
但所需的计算机要用大卡车搬运。
袁伟民听完没吭声,走到排球网前,直接把球网摇高了15厘米:
他们能算出来我们这样练?
可简陋的训练条件,也让运动员的伤病严重。

片子有个细节,有停车场管理员为难郎平:
“这车停在残疾人车位该被拖走。”
郎平拿出残疾人证,管理员惊了。
这个情节,其实是个真事。郎平在访谈中讲过,而且她的女儿形容过妈妈的身体状况:
脖子以下,没个好的。

直到。
郎平回国执教,开创性地提出摒弃以往只培养几个核心队员单打独斗的模式,顶住“从不请外交”的传统,建立“大国家队”。
郎平在执教后,打造一支由主教练、助理教练、陪打教练、医生、康复师、体能师、营养师、科研、信息研究、数据统计等专业人才组成的复合团队。
不管国内外,只要是有能力的职业教练,都可以招进。
教练从一个人,变成了一支团队。
从只有简陋的器械,到专门请来美国专业康复师帮助队员调节身体,减少伤病。
摒弃了完全严苛的军事化管理到人性化管理,让姑娘们在训练结束后可以跳舞、看电视剧。
就这样, 新时代的女排姑娘们在更好的条件下,撰写着自己新时代的传奇。
郎平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
“我们打的是世界大赛,毕竟不是世界大战。
我们打的不是利益。
而是要打出来一种人类的精神。”

其实,肉叔觉得这句话才是《夺冠》的内核。
它不仅真切地还原了那个年代,还原了老女排在落后条件下的拼搏精神。
更通过女排为线,串起了我们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国民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大国风范的过程。
同时又回答了一个问题。
我们当代,为什么还要看女排,了解女排精神呢?
因为不管是老女排是新女排,当你真的了解女排,你会发现,女排精神不仅只是卯足了劲去拼命去嬴。
如果只是那样,只不过是慕强。

而真正的女排精神是不管外界条件如何。
只有简陋的训练条件也好,也许又有强悍的竞争对手也罢……
不服输地追求进步是那个时代的“励志”。
那时的她们真的什么都没有。
只凭一腔血,一口气,一次次咬牙苦练,忍痛带伤参赛。每一次飞扑,每一个翻滚,都是这群姑娘们努力时最具体的样子。
也是我们这个年代该有的样子。
郎平曾回答过什么是“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
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
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
依旧眼中坚定。
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虽然现在,我们已经不会为了她们激动得跑上大街欢呼流泪,但“女排精神”在今天,像郎平说的。
不仅是个人拼搏精神,更是一种人类共同的精神。
永远向上。
永不服输。


编辑:意安安
< 上一篇
下一篇 >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
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
《说好不哭》是周杰伦与方文山的词曲作品,方文山走心的歌词让整首歌极度有爱情电影的氛围,这次邀请到阿信来对唱,让周氏情歌产生新火花!而MV由金奖导演陈奕仁执导,描述一对恋人在东京坠入爱河的故事。
-
吴亦凡恋情疑曝光
日前,有媒体拍到吴亦凡开车与女子一同回家疑似恋情曝光。当天,吴亦凡助理先将女子送到车上,随后吴亦凡带着渔夫帽口罩现身,与女子坐在车后座。一行人一同回到吴亦凡住所,在车库吴亦凡与该女子一路十指紧扣,在家中共度二人时光之后,吴亦凡匆匆离开继续工作行程。
-
肖战陈情令
由肖战和王一博主演的《陈情令》前段时间火的一塌糊涂,在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前,很多《魔道祖师》的粉丝都是十分拒绝的,觉得《陈情令》会和之前的《斗破苍穹》一样,是一部毁原著的剧。然而在真正播出之后却发现,这部电视剧改编的意外的好看,特别是主演肖战简直完美的还原了魏无羡这个角色。
-
具惠善爆料安宰贤有外遇
近日,韩国明星夫妻具惠善与安宰贤离婚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两人自从2016年结婚以来一直十分恩爱,是外界公认的模范夫妻,两个人的日常十分甜蜜,因此收获了不少来自外界的祝福。可是近日突然爆料称,安宰贤变心出轨,似乎已对婚姻失去了激情,有意离婚。今日,具惠善又爆料称安宰贤有外遇,但仍不想与安宰贤离婚。网友:为什么不能学宋慧乔,洒脱一点,不爱就学会放手。
-
2016戛纳国际电影节
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在5月11日到22日正式开始,最精彩的戛纳国际电影节莫过于红毯秀及众星云集的颁奖典礼。想要知道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颁奖盛况吗?男人窝小编这就大家带来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各种精彩瞬间,大家别走开!精彩继续。
-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2016年第6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即将来临,高大尚且国际范十足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又是群星争艳时刻了,那么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节红毯又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内容在等待着大家呢?红毯是最令人瞩目的时候,但是颁奖典礼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它是对演员导演的一个肯定,是不是很期待呢?
-
2015年台湾金曲奖
2015年台湾金曲奖将在6月27日开始,第26届台湾金曲奖入围名单已经公布,蔡依林凭借最新专辑《呸》势不可挡,一举拿下9项提名,紧随其后的就是7项提名的莫文蔚以及6项提名的徐佳莹,而周杰伦、张学友、张惠妹也纷纷拿到了三项提名。
-
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今年已经举行到第18届了!2015年上海国际暗影街将会在6月13日举行,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红毯由功力和章子怡作为领衔举行,安德烈-萨金塞夫任金爵奖评委,将会展映众多电影人的经典作品,还有创投平台的多个跨国合作项目值得期待。
-
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
近段时间,又是一年的艺考大日子,北电、中戏、上戏、浙传等艺术名校也是很快的成为了媒体的关注对象,不少年少成名的明星为了能够在在娱乐圈中更好的发展都会选择在这些明星名校中深造。而在最近崭露新角的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也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
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
文化影视行业的繁盛发展,使得不少人越来越注重起了文化影视作品的版权问题。而此前大热的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这部无论是口碑还是收视都爆红的佳作也是深陷抄袭风波。
-
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
面对网上传言有知名男星即将在情人节公布恋情的曝光,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胡歌超高的人气和适婚的年龄,使得网上一有关于男星的感情曝光,就会引得无数的目光关注。
-
周星驰走下神坛
今年的春节档虽然也是百花齐放,但慢慢的却变成了《流浪地球》一枝独秀。周星驰走下神坛,此前备受期待的由星爷执导的《喜剧之王2》在今年的春节档成绩也是未有预料中的好,甚至不少人认为星爷的电影是一年不如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