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敢对镜头承认自己做小三的节目,现在还能有吗?
- 编辑:xal577
《浪姐》的爆火初期,把一个衍生节目也带出了圈——
《定义》。
姐姐们一一坐在易立竞对面,“过审”。
三五个问题下来,有虚晃躲闪的,有黑线上脸的,还有红了眼眶的。
一时间大家都感叹:
真敢问!
专门对准人家的槽点,哪壶不开提哪壶,以至于有人还称她为“鲁莽”。
一声叹息。
叹息的不是易立竞。
而是如今的网友,已经少见多怪到了这样的程度。
放心,今天不是要来重谈《定义》。
在上一篇文章中Sir就说过:“易立竞的出挑,是舆论场的萎缩。”
何出此言。
看完这些你才真正明白。
01
1993年。
一款前所未有的访谈节目面世,《东方时空》的子栏目,央视八分钟访谈栏目《东方之子》。
时间,《东方之子》总制片人,他给这款访谈节目的定位是——
有思想,有个性,好看。
改革的第一步:
一定要走出摄影棚,走到嘉宾熟悉的环境中去。
要知道,在这之前,中国从来没有所谓的游走式采访,边走边聊。
那年白岩松25岁,担任《东方之子》的策划。
从来没有访谈经验,却被时间推出去当了主持人。
采访企业家,他就要到工厂里、办公室里去采访;
采访西北地区的电影放映员,他就骑着马,和嘉宾走在沙漠里。
△ 来源:纪录片《点燃理想的日子》
一开始,白岩松很懵,不断问制片人时间:“我要看哪里?我要怎么站着?”
时间就是一顿骂:“是摄影师找你,不是你找摄影师。把机器都锁死了,我还给他们发什么工资?”
哦。
《东方之子》的主持人,后来就彻底放飞自我。
时间的改革之二:
一定要说真话。
时间说,那时候的中国人上电视,都说五种话。
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官话,就是不说人话。
人和人的交流,仿佛都隔着一层纱。
他对主持人的要求,是要用戳穿嘉宾的心态去采访。
他称为:粉碎式采访。
节目的另一位主持人胡建,采访作家兼下海经商的张贤亮时,反复地提问,写作和经商到底哪个对他来说更重要。
张贤亮刚开始还含糊其辞:做生意累了,就写作,不耽误。
胡建持续不断地追问:
“那你展示才能的这种愿望更强烈呢?
还是你赚钱的愿望更强烈?”
这时张贤亮忍不住着了急,但仍是意气风发的商人口吻指着主持人胡建说:
“每成立一家公司我就有一种成就感
胡小姐,成就感就是赚钱”
中间换带子的时候,张贤亮忍不住逼问胡建:
“你到底是干嘛的,你一个主持人怎么可以这样?”
张贤亮这样的反应很正常,当时大多嘉宾对访谈不以为然。
访谈,不过就是一个小美女播音员,问着一些“你当时在做什么呢?”“你是怎么想的呢?”这种问题。
时间对问出这些问题的主持人,不客气地评价:我觉得都是智商造成的。
时间还有一个要求:不能称呼采访嘉宾为老师。
即便是采访季羡林这样的大师,白岩松也没有以老师相称。
制片人时间认为,一口一声的老师,等于替观众预设了这样一种采访和采访者的关系。
平等的交流中。
从六七十年代走过来的季羡林,才能面对当时的毛头小子白岩松。
说出“所谓的学术顾问,都只是不顾不问”这样的大实话。
时间认为,主持人和嘉宾,应该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思想的关系。
主持人不是简单的传声筒和捧哏。
他也许保留自己的态度。
但态度,又无形地决定着访谈的方向和发问的底气。
这种平等,事实上也是给予观众的平等。
无论你是多大的名人,多显赫的身份,都必须放下架子,真实坦诚地与大众交流。
02
真话,会越说越上瘾。
《东方之子》开播的三年后。
1996年,央视《东方时空》的一群理想主义之士,又开办了另一款特别节目——
《实话实说》。
第1期,是为“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特别策划的节目。
嘉宾:王海,著名的“打假斗士”。
他从1995年起,就到各大商场购买假货,要求商家索赔。截止当年的节目播出时,他购假金额已经达11万元。
当年争议性很大。(不信问你爸妈)
有人说他是打假英雄,有人说他只是用这个手段牟利。
△ 为了让人不认出他,王海给23岁的自己贴了胡子,带了墨镜
这期的话题有多先锋呢?
你看20多年后的今天,仍没有掰扯清楚。
当时除了主持人和嘉宾外,还有持正反方观点的专家学者,这一期甚至还有消费者协会投诉监督主任在观众席中。
在这个场地里,谁的观点,都可以质疑,谁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
当时台上的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教授,指着台下的消费者协会投诉监督主任说:
“出现王海这种现象,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你们的工作做得不够。”
观众纷纷鼓掌。
台上的一位律师认为王海是在钻法律的空子。
认为王海以索赔为目的来打假,这已经偏离了一个正常的公民行使自己消费权的轨道。
台下一个女生对王海说:“你为这个社会做了些什么呢?你不过是扰乱了这个社会的秩序”。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樊纲却提出相反的看法:
首先,是谁在扰乱生产秩序,是那些千百万伪劣商家。
其次,现在出现这些以盈利为目的,看起来并不太高尚的打假行为,恰恰反映了我们制度的漏洞,政府恰好有机会可以利用这种冲突,去逐步完善。
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
但不管观点怎么针锋相对,台上台下始终和和气气,大家都用观点来说话。
讨论的话题也都是切中大众关心的民生:
消费者权益,弱势群体权益,赌博现象,买房子热潮,3亿烟民问题........
只要有问题存在,他们就讨论。
陈虻是《实话实说》的主要负责人,他当年为《生活空间》节目量身打造了一句流行语: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这样的理念,延续到了《实话实说》。
“把正在发生的历史还给普通人。”
03
制片人时间,在2001年离开了央视。
《东方时空》二十周年重聚日,他说了这样一段话:
“1980年代,我们一边做节目,一边看到自己的成果,有共同志向的人聚在一起,一起喝大酒,吃大排档。
现在呢?我喝上了拉菲,喝上以前想都不敢想、听都没听说过的酒,有房有车,生活滋润,但没有环境和空间了,也没有激情了,我的艺术生命也结束了。”
当时除了作为领头羊的央视。
卫视的访谈,开始了更多元的探索。
1998年,马东在湖南台主持访谈节目《有话好说》。
他拍过艾滋病儿童,拍过打工子弟学校的脏乱差,买凶杀人的政法委书记......
最“劲爆”的一期节目,他邀请了社会学家李银河和两位同性恋一起探讨对同性恋的认知。
尤其是马东在节目结束时,他总结说:
我觉得在一个健康和开放的社会里面,不应该有任何事情,它明明是客观存在,却有必要大家都对它视而不见。
2005年主持的《文化访谈录》里,跟陈丹青对谈,讨论的是如何看待当下这个价值混乱的时代。
跟郭敬明对谈,问的是《梦里花落知多少》涉嫌抄袭的事情。
多年后,他主持《奇葩说》。
马东熟练使用年轻人的语言插科打诨,聊着当下年轻人最感兴趣的话题。
“爱先说出口就输了吗?”
“我不合群,我要改吗?”
正如马东在《十三邀》里,他用一种滴水不漏的语言组织方式,完美消解了许知远的提问。
当讨论具有外延性的话题变得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与潜在的风险,稳妥的做法就是:
内收。
话题内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社会性的公共议题,缩回到个人的情感与内心世界。
谈谈自己的未来与理想,说说那些风花雪月的往事。
甚至彻底退出。
于是谈话节目的方向都一致朝向朱军当年的《艺术人生》。
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探讨人生真谛,感悟艺术精神。
该供着的供着。
该回避的回避。
总之是在安全的话题内不断升华、拔高,不会再向外扩展一点讨论的边界。
访谈节目渐渐变成了一种让人敬而远之的形式——
你确信他们说不出什么新鲜的事了。
03
逐渐我们也就有了这样的疑惑: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还有什么访谈?
易立竞的《立场》,陈晓楠的《和陌生人说话》,姜思达的《仅三天可见》,鲁豫的《豫见后来》,许知远的《十三邀》……
都是季播的游击模式。
你不知道下一季是什么时候,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季。
但也就是在这些三不五时的突击中。
你才罕见地看到了同质化宣传下的差异——
谢娜的叫屈。
徐峥的自卑。
回到开头说的易立竞的“敢问”。
问明星的烂片、整容、负评……
这些,不都是明星理应要面对和回应的争议吗?
我们究竟是生活在保温箱里多久,才会认为这种基本操作,就算“敢问”了?
对比过去。
看看那个时候我们问的问题是什么。
王志,曾经是访谈节目《面对面》的主持人。
2003年非典时,他采访了当时的代理市长。
他的提问几乎都是质疑,但也代表了疫情期间市民所忧虑的问题:
“你说一定要控制传染源,但是按照你这个说法,在我这个想象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眼里看到一个很镇定的一个市长、一个很坚定的市长。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北京感染的人数在不断地上升。”
“北京也出现过抢购的情况,能不能保证供应?”
柴静访谈节目《看见》。
采访了当时社会矛盾的主角之一,北京城管宋志刚。
在柴静的提问中,既看到了宋志刚作为城管进退维艰的一面,也不回避指出他们执法时的不合理之处。
访谈节目的消逝。
除了老生常谈的,来自上面的尺度。
还有就是来自下面的包容度。
即——
我们还愿意听别人说,允许别人说吗?
当年香港有一档深夜谈话节目《今夜不设防》。
主持人是香港四大才子中的三位,黄霑、倪匡和蔡澜。
有一期关之琳来上节目,聊到兴头上,黄霑问关之琳:“你会不会甘心情愿做别人的情妇呢?”
这在今天简直是死亡提问。
没想到关之琳是真的够坦诚。
自己就把狗仔队蹲几个月也挖不到的料,说得一清二楚。
“我什么都做过了
有女朋友的男的我试过,结过婚的男友我也试过
我想做就去做 没考虑那么多东西
但我会顾虑到对方的太太是怎么想的”
黄霑赞扬了关之琳想做就做的豪爽性格后。
补了一句:“我们是做电视节目而已,我们不是教育青年的人。”
△ 成人限制级综艺
讽刺的是。
就在Sir写完这篇文章的今天,正好冒出了两个热搜。
沸 :《三十而已》编剧回应大结局争议
热 :张萌 林有有这样的角色我不会演
这其实是哭笑不得的两件事。
其一。
《三十而已》被指“烂尾”,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是——
剧中的小三林有有没有得到报应,不解气,编剧“三观不正”。
等等,反派就一定要“恶有恶报”吗?
别忘了,国产犯罪片最常见的硬伤就是天降正义的结尾字幕,罪犯一定落网,没有余地。
△ 《心迷宫》
如果你吐槽犯罪片的桎梏。
那为什么又要求影视剧一定要给小三报应?要知道,小三连违法都算不上。
正义的观众一旦“正义”起来,可以比审查的红线更加严苛。
其二。
是张萌在这个话题上补了一刀。
先是说“看来选角色我也是有底线滴”,而后删去了,补充说“角色不要上升到演员”。
最后,终于还是删去了整个微博。
一个网上冲浪的翻车实例,想要在热搜上表态,却发现话怎么也说不圆。
很简单——
角色有深刻与不深刻,丰满与不丰满的区别,有高低贵贱之分吗?
演了小三的演员就为人不齿吗?
过去,明星还敢对着镜头大方承认自己当了小三。
今天,明星连演个小三都不愿意,嫌配不上自己的三观了。
你说。
这是投了谁的所好?
在电视上访谈节目中,受众相对固定,大家像在客厅里谈话。
可以放松地开开玩笑,揭揭短,不时暴露心迹。
而当网络可以接通到每一块屏幕之后,任何的发言都被置于众目睽睽的公共场合。
大家不再是愿意沟通和倾听的观众。
更像是道德纠察志愿者,只要一句话锤死的三观。
只要非黑即白的性别矛盾。
只要马上热搜。
谁还有耐心,去好好听一场访谈呢?
于是乎。
我们迎来的是访谈节目的消退。
一同消退的,还有平等沟通的姿态,标签之下被遮蔽的纹路,和以旁观视角对公众人物内心的进攻和开采。
在这个自媒体让表达更便捷的时代里。
我们恰恰丧失了沟通的渴望。
你只看着。
不管是官方还是明星,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自说自话,自卖自夸。
下面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控评,彩虹屁。
议题、漏洞、价值冲突,都被小心地收拢折叠。
偶尔抛出了真正的问题。
便像平地一声惊雷:
“哇!好敢问!”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上一篇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
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
《说好不哭》是周杰伦与方文山的词曲作品,方文山走心的歌词让整首歌极度有爱情电影的氛围,这次邀请到阿信来对唱,让周氏情歌产生新火花!而MV由金奖导演陈奕仁执导,描述一对恋人在东京坠入爱河的故事。
-
吴亦凡恋情疑曝光
日前,有媒体拍到吴亦凡开车与女子一同回家疑似恋情曝光。当天,吴亦凡助理先将女子送到车上,随后吴亦凡带着渔夫帽口罩现身,与女子坐在车后座。一行人一同回到吴亦凡住所,在车库吴亦凡与该女子一路十指紧扣,在家中共度二人时光之后,吴亦凡匆匆离开继续工作行程。
-
肖战陈情令
由肖战和王一博主演的《陈情令》前段时间火的一塌糊涂,在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前,很多《魔道祖师》的粉丝都是十分拒绝的,觉得《陈情令》会和之前的《斗破苍穹》一样,是一部毁原著的剧。然而在真正播出之后却发现,这部电视剧改编的意外的好看,特别是主演肖战简直完美的还原了魏无羡这个角色。
-
具惠善爆料安宰贤有外遇
近日,韩国明星夫妻具惠善与安宰贤离婚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两人自从2016年结婚以来一直十分恩爱,是外界公认的模范夫妻,两个人的日常十分甜蜜,因此收获了不少来自外界的祝福。可是近日突然爆料称,安宰贤变心出轨,似乎已对婚姻失去了激情,有意离婚。今日,具惠善又爆料称安宰贤有外遇,但仍不想与安宰贤离婚。网友:为什么不能学宋慧乔,洒脱一点,不爱就学会放手。
-
2016戛纳国际电影节
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在5月11日到22日正式开始,最精彩的戛纳国际电影节莫过于红毯秀及众星云集的颁奖典礼。想要知道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颁奖盛况吗?男人窝小编这就大家带来2016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各种精彩瞬间,大家别走开!精彩继续。
-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2016年第6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即将来临,高大尚且国际范十足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又是群星争艳时刻了,那么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节红毯又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内容在等待着大家呢?红毯是最令人瞩目的时候,但是颁奖典礼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它是对演员导演的一个肯定,是不是很期待呢?
-
2015年台湾金曲奖
2015年台湾金曲奖将在6月27日开始,第26届台湾金曲奖入围名单已经公布,蔡依林凭借最新专辑《呸》势不可挡,一举拿下9项提名,紧随其后的就是7项提名的莫文蔚以及6项提名的徐佳莹,而周杰伦、张学友、张惠妹也纷纷拿到了三项提名。
-
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今年已经举行到第18届了!2015年上海国际暗影街将会在6月13日举行,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红毯由功力和章子怡作为领衔举行,安德烈-萨金塞夫任金爵奖评委,将会展映众多电影人的经典作品,还有创投平台的多个跨国合作项目值得期待。
-
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
近段时间,又是一年的艺考大日子,北电、中戏、上戏、浙传等艺术名校也是很快的成为了媒体的关注对象,不少年少成名的明星为了能够在在娱乐圈中更好的发展都会选择在这些明星名校中深造。而在最近崭露新角的陈飞宇现身北电艺考,也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
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
文化影视行业的繁盛发展,使得不少人越来越注重起了文化影视作品的版权问题。而此前大热的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这部无论是口碑还是收视都爆红的佳作也是深陷抄袭风波。
-
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
面对网上传言有知名男星即将在情人节公布恋情的曝光,胡歌方否认将公布恋情,胡歌超高的人气和适婚的年龄,使得网上一有关于男星的感情曝光,就会引得无数的目光关注。
-
周星驰走下神坛
今年的春节档虽然也是百花齐放,但慢慢的却变成了《流浪地球》一枝独秀。周星驰走下神坛,此前备受期待的由星爷执导的《喜剧之王2》在今年的春节档成绩也是未有预料中的好,甚至不少人认为星爷的电影是一年不如一年。